胫腓骨干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是指胫骨结节和腓骨小头平面以下至内、外踝以上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
一、解剖生理
1、胫骨略向外弯,有12-15度生理弧度,骨干的上2/3 呈三棱形,下1/3 逐渐转变为四方形,中下1/3 交界处相对较细,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2、胫骨前内侧无肌肉附着,仅被皮肤复盖,骨折移位大者,易刺破皮肤,造成开放性损伤。
3、胫骨上1/3 后方有动脉及其分支胫前动脉、胫后动脉通过;腓骨小头的内下方有腓总神经通过,该部位骨折,有可能损伤血管和神经。图(1)
4、胫骨的滋养动脉于上1/3 后方进入骨皮质下行,支配中、下段血供,因此胫骨中下段骨折,血供破坏,可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二、病因病机
1、直接暴力损伤:
(1)骨折多为在同一平面
(2)骨折线为横形或粉碎形
(3)皮肤破裂和软组织挫伤大
2、间接暴力损伤:
(1)胫骨折线在下,腓骨折线在上。
(2)骨折线为斜形或螺旋形。
(3)软组织挫伤小,有时骨端从内向外刺破皮肤造成开放性骨折。
三、诊断
1、伤后小腿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
2、局部有成角、外旋和短缩畸形。图(2)
3、骨折处有压痛,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4、X片显示骨折。图(3)
5、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常发生于胫骨中下1/3处骨折。图(7)
五、治疗
1、胫、腓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
(1)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
(2)重点处理胫骨骨折。
2、稳定性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时间2-3 个月。
胫腓骨干骨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