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从十一二到十四五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之为少年期,它在个体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个时期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他们极力想争得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他们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对周围成人的话都不轻易相信。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殊矛盾,针对这些特点,教师既要尊重他们合理的建议与要求,又要注意积极地加以正面引导。如果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强行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往往会因此而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为了有效地教育和培养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他们在各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因此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本书精心设计了几个有针对性的游戏,这里面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充满着深入浅出的智慧引导,让中学生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之后,能够战胜各种心理问题,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健康向上的青少年。让孩子们在最能使他们放松的游戏中,不自觉地敞开心扉,流露出心底最真实的自我,让成长的困惑和谜团化解在潜移默化中。
目录
第一部分学会应对自卑........1
第二部分发现自己的潜能......4
第三部分正确评估自己........7
第四部分发现真实的自己.....11
学会应对自卑
-----“枫叶档案”游戏
看到这个游戏的名字,你有点糊涂吧,那咱就直奔主题按部就班地开始玩这个游戏。本游戏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一群人玩。我先告诉你一个人的玩法。
请你到树林中捡一片落叶,然后回到家里,在一张白纸上把这片叶子的轮廓画下来。如果你细心并且都充足的时间,你还可以把叶脉的走向也画下来。然后在这张纸上写下你采集树叶的时间。
第二天,你在到树林中去捡一片落叶,然后回到家里,在另一张白纸上把这片叶子的轮廓画下来,如果你细心并且有充足的时间,你还可以把叶脉的走向画下来。然后在这张纸上写下你采集树叶的时间。
第三天,你再到树林中去捡一片落叶,然后回到家里,在另一张白纸上把这片叶子的轮廓画下来,如果你细心并且有充足的时间,你还可以把叶脉的走向也画下来。然后在这张纸上写下你采集树叶的时间。
我猜看到这里,你一定也知道第四天的做法了。正是,第四天,你还照此办理。现在,你已经有了四张树叶,也有了四张描画着它们的轮廓并记录这收集日子的白纸。请你细细地端详它们,四张树叶是一样的?我猜那个答案一定是“四张树叶是不一样的”即使有的树叶第一眼看上去那么相似,但细细的比较它们的叶脉的纹路,还是能发现有很多不同的细节。
现在让我们把这四张树叶暂时静静的留在那里,先来说说这个游戏的集体玩法吧。
1、请每位同学到野外去摘下一片树叶,注意,要找到同样的树种。比如都是杨树,或都是柳树,榆树,槐树等。
2、回到教室做到你的位置上之后,请每位同学把拿到手的那片叶子细细端详,然后为它们照个相。你的眼睛就是你的照相机,你的笔就是你的胶卷,一张白纸就是你的相纸。请你按照自己的观察所得,准确地描绘属于你自己的那片叶子。比如它的大小,颜色,栖的长短,叶脉的走向,有无虫蚀的缺口和被风撕裂的残缺等等。最后在纸上留下它的轮廓。
3、在教师的中央摆一张桌子,请同学门把自己的那片叶子放在桌子上。你走过来,他走过来,你放下一片叶子,她放下一片叶子,叶子一片片的堆积起来,渐渐地桌上就积起了一堆树叶。好像有一阵强烈的秋风刚刚刮过,接着又来了一大把扫帚,将它们归拢到了一处。一眼看去,它们仿佛一个营的孪生兄弟,一模一样。
4、最关键的一步到了。请每位同学轮流到桌子旁边,找到自己的那片叶子。如果实在找不着,就请拿出你的树叶档案,用自己话的叶子轮廓来按图索骥。
哈!你猜结果怎么样?估计得有一两个倒霉蛋或粗心大意鬼找不到自己的叶子了吧?
5、结果揭晓。所有的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叶子,什么叫完璧归赵?眼前就是活生生的演示。
6、看着你的叶子,谈谈你的感想......
世界上有没有标准的叶子呢?答案肯定是没有。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答案也是没有。同理,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一片叶子都是那样宝贵,每一位同学也都是那样的宝贵。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如果在大自然中,你不能说某一片叶子比另一片叶子更高贵,那么作为万物灵长得人类,每个人也不必因为我们和别人的人不一样而感到自卑。
在这个和叶子有关的游戏中,其实我们触到了一个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课题,那就是-------自卑。
那咱们言归正传,怎样应对自卑呢?
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自卑最大的敌人就是勇于面对的人。首先必须清楚的一点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承
生物校本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