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超声
王颖
概论
介入性超声是指在超声监视或引导下达到某种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在超声引导下,可准确地对目标组织进行各种穿刺、注射和插管,其效果并不亚于甚至优于某些手术的效果。由于介入性超声操作简单方便、损伤较小、医患均易接受。
分类
根据技术特点和目的的不同,介入性超声可分为4类:
①超声导向穿刺;
②内腔超声;
③术中超声;
④声学造影。
仪器与穿刺器械
各种类型的实时二维超声诊断仪配上专用的穿刺探头和导向器即可用于穿刺导向。
,视野较宽,但与体表接触面积大,灵活性差,适用于探测窗较大的部位的穿刺,但对肋间等较窄部位的穿刺多有不便。
,远场视野较大,适用于各类探测窗的穿刺,优于线阵探头。
4. 内腔探头可分为内窥镜超声探头、经直肠探头、经阴道探头和血管内超声探头等。扫描方式有线阵式、扇扫式和辐射式三种。除用作腔内扫查外,亦可用于介入穿刺。
导向器
在探头上安装导向器,能保证穿刺针不偏离穿刺方向。导向器主要由卡座和针道两部分组成。卡座用于与探头连接并固定。针槽用于夹持穿刺针。针槽的长度不应小于3CM,以防止穿刺针在进针时偏离方向。针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弹簧夹式;另一种是固定式,要根据穿刺针的粗细更换相应大小的针槽。
穿刺器具
针具
(1)穿刺针的结构抽吸、活检用针由针管、针芯两部分组成;又可分为针尖、针干和针柄三段。
介入性超声王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