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整体思路
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郑飞
1
十一五规划
讲两个问题:
徐州市教育科研“十五”工作回顾
徐州市教育科研“十一五”工作思路
2
十一五规划
一、徐州市教育科研“十五”工作回顾
㈠教育科研的定位: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活动。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培养名师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终极目的、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课题研究即围绕自身工作选定某一问题或某一研究方向,运用科研方法,边理论学习、边实践反思、边调整行为的过程。)
3
十一五规划
一、徐州市教育科研“十五”工作回顾
㈡全市开展教育科研整体思路:
1998年底,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调查,针对当时全市教育科研实际,市教科所于1999年初提出了“营造氛围、构建网络”的整体工作思路,同时制定徐州市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五年计划。
4
十一五规划
营造氛围:
1,组织大型学术活动:
① 2000年3月,组织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报告会。9月,承担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培训会
② 2001年3月、9月,组织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倡导“科研进课堂”并举办课题研究研讨课评选活动
③ 2002年3月,组织研究型学习学术报告会。9月,组织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学术报告会
④ 2003年3月,组织课改实验区特级教师展示课
⑤ 2004年4月,组织全国首届青年教师论坛,著名网站“教育在线”对此讨论一个月,《教师之友》杂志专题刊登。
9月,组织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专题报告会
⑥自2001年起至2005年底,全所同志深入各县市区开展各类大型学术讲座近百场,普及了科研知识,营造了科研氛围。
5
十一五规划
营造氛围:
2,规范课题管理:
① 2000年,制定并完善科研管理相关文件(立项、结题等)
② 2001年,建立课题分类指导制度,组织各类课题活动
③ 2002年,建立课题过程管理制度,科研先进奖励制度,“十五”期间已组织一次省市级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实行两次课题中期评审的奖励。
④ 2003年,建立课题研究检查制度,与全市近500项课题主持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确立省重点课题3项
⑤ 2004年,成立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完成徐州市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课题的招投标工作。开通徐州教育信息网的课题管理网页
6
十一五规划
构建网络:
1,自2000年起,逐步建立学校教科室,开展合格教科室评估。共进行五批评估,绝大多数重点中学、实验小学通过评估,部分普通学校也抢抓机遇,通过市级评估。
2,组织教科室主任持证上岗培训,全市130多名教科室主任参加了培训。
3,组织教科所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研究人员培训,通过学术报告会、不同层次课题的开题结题现场会、专题研讨等方式培养一批科研骨干。
4,2004年,审核确立徐州市教育科研基地,主题有人文精神、校本研究、校本培训、信息加工、教育叙事、教学有效性、多元智能教育、读书与发展等,建起一批科研实验学校
8
十一五规划
构建网络:
5,自2000年“十五”规划起,全市分三批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规划课题,其中: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2项;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60项;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435项。
这些课题的深入开展,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为十一五期间提高全市科研水平奠定了基础。
6, 2002年—2005年间,教科所共组织了七届“科研杯”教育教学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逐渐形成了“科研杯”的品牌形象,成长了一批具有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
7,2004年,《徐州教育科研》杂志百期庆典。办刊20年,形成一批忠实的读者和优秀的作者,锻炼了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相当一批教师就是通过这本杂志走上科研之路的。
9
十一五规划
总体评价: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相当一部分学校通过科研发展了起来,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成为科研带头人。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初步形成一批科研骨干,他们通过科研成长了起来,他们执着于教育事业,热衷于科研工作,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十五”期间,我市科研工作重点是普及;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研工作重点是提高。
10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