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评价须智慧
有些老师抱怨学生上课时情绪低落,不愿参与教学过程,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究其原因,除了环节预设、教法选择可能存在问题之外,评价手段的单一、评价语言的乏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课堂是活的,总在不断生成。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建立在动态捕捉、迅速判断、及时反馈的基础之上的,它需要足够的教育智慧。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需要慎重、准确,这也需要教育智慧。我认为,语文课堂评价离不开教育智慧。
。
课堂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始终流畅,当出现停滞或阻塞的时候,有时需要教师及时的引领,有时则需要教师静心等待。我们来看看一位老师教《牛郎织女》的片段:
生:老师,为什么故事里这个牵线搭桥的是牛,而不是马或者其他动物呢?
师:联系你六年读书生活获取的信息,再结合你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了解,想想看是什么原因?
生:老师,我想可能跟男主角的名字有关,叫“羊郎”、“马郎”多难听呀,放牛的就叫“牛郎”,听起来比其他那些舒服多了。
师:是啊,他是个放牛的,顺着这个思路,为什么选牛作为故事的角色之一?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依据?
生:我觉得,牛很忠诚,很忠厚,所以课文里老牛不轻易说话,只要一说,就起关键的作用。
面对学生突然提出的一个超出课前预设的问题,教师没有急着对这个问题做出评价,也没有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去探究。课堂节奏似乎被打乱了,教学似乎被放慢了,可学生却在教师的等待中对老牛这一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民族文化也有了亲密的接触,这就是等待的智慧,这就是教师的匠心。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有时课堂上教师适度的、巧妙的示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为他们的自我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一点我真不知道,你帮我长见识了。谢谢!”“这个问题我真没想到,谁能回答?”……教师课堂上适当地示弱,给学生带去的就是成功的体验,就是幸福的感受,就是创造的激情。
。
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丰富多元的。除了言语评价,还可适当地运用无声评价、实物评价和活动评价,使课堂呈现生活的多元与生命的多姿。(1)善用无声评价。无声语言的评价是言语评价的有效补充。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拍拍肩膀给一个善意的提示,认真思考时摸一摸他的头,积极参与时给一个赞赏的眼神,见解独
语文课堂评价须智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