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绘本以“图”为主,但“图”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意义相脱离的配图,其本身是叙事的,具有极为精致的细节和情感起伏。把绘本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称之为绘本教学。绘本教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它不具体解决字、词、句,教师应该遵循“儿童本位,兴趣优先”的原则进行教学,这样既符合绘本的趣味特点,又符合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预测猜读,激发兴趣
预测不是完全的猜,预测没有对和错的。是否准确,事后就会见分晓,从文本中得知。美国阅读之父曾说:“阅读就是语言心理的猜测游戏而已。”学生可从阅读中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获得即时的成功体验,极大地满足孩子爱幻想的心理,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师先导读来了一只小鸟,来了一只猴子,来了一头大象这几部分的内容,紧接着,老师戛然而止,猜猜看,还会有谁来了?在学生畅快地想象来了一只长颈鹿,来了一只恐龙,来了一只袋鼠后,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想要跳起来了,阅读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起来。教师再对照绘本讲述人物的出现,孩子们忍俊不禁……
二、多重连接,提升主题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比故事更重要的,就是蕴含在图画中的生命的意义。这是图画书创作者、出版者的精神原点。无论是绘本的阅读,还是绘本的写作,如果不从这个原点出发,教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有害无益。
例如,《逃家小兔》这本绘本,在写作背后指向的是文本主题在儿童情感世界中的升华。有位教师在教学中抓住了以下两个关照点。
首尾呼应。《逃家小兔》是母子之间爱的诗性表达,主题显而易见。教学时应该紧扣这一主题,以此作为起点和终点,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伊始:孩子们,今天早上出门前,妈妈对你说了些什么?
课堂结束:孩子们,今天放学回家,看到妈妈,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前者是孩子们习以为常,而又熟视无睹的母爱,后者是儿童情真意切的母爱反哺。在一来而去的连接中,学生对妈妈的爱和妈妈对自己的爱受到了熏陶和升华。
三、大胆推理,丰富想象
绘本虽然文字不多,但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精美的画面使简洁的语言透出精彩和奇妙来,画面上的一些细节会帮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发现”喜悦。利用文本的线索和已有的背景知识,对文本没有表明的东西做一些大胆的推理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买牛奶,躲闪自行车、摔破膝盖……故事的结尾时妈妈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故事结束了,可最后的画面又使学生产生了新的阅读期待:小女孩回到家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请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发挥想象,大胆推理。这样,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想象中结束故事,让快乐的阅读从课内延续到了课外。
四、找出重点,主次分明
绘本的篇幅长短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绘本简洁明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时不需要刻意地去关注取舍。而有些绘本情节复杂,且页数也比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绘本时要注意详略,尽量选取所要表达的故事内容,所要表现故事内涵的那几幅,让孩子们重点关注,真正在绘本中提炼知识经验。只有找出主旨,才能真正明白作者所传递的信息。
例如《我想要爱》,讲述大熊吉米

谈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