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举制4.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课时安排:1课时
主备教师:字学娟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科举制的创立,指的是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制度的影响,其核心(或关键)是科举制度,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理解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学生已经学过初中的有关历史,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整个封建社会制度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方法,言之有据地分析问题。例如学习“科举制的影响”时,从思想上看,从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2/3、从进士及第后的曲江宴和雁塔题名可以得出──科举制度笼络了读书人,从科举考试中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可以得出──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二、目标及其解析
: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朝创建的原因及主要情况。
2、知道科举制在唐朝完善的主要情况
2、分析科举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了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目标解析: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举制的诞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用,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前专题介绍中,计划使用多媒体,这样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的理清本专题的学习线索。
五、教学过程
问题一:科举制的诞生基本需要了解的方面有哪些?
设计意图:了解科举制。让学生找知识点,回答出知识点,以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并落实课本基础知识。
例题1、什么是科举制度?
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就叫科举制度。
例题2、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例题3、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文帝、炀帝。
例题4、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可以做官。
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
例题5、你知道隋时当时录取了哪些人?
房玄龄、孔颖达等。
例题6、“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官。
例题7、科举制度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他给各种身份的人带来了什么变化?
科举制与它的本质区别是: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分析:如地方官、贵族子弟、贫贱

科举制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18-0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