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微电子学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微电子学理论基础和实验素养、勇于创新、适应能力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得到较全面训练的微电子学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集成电路、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微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开发和工业生产自动化研发;以及从事企业管理、商业与金融管理、海关与税收管理信息化技术等工作。
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为学制四年大学本科专业。要求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32学分的专业选修课和20学分由学校指定范围的公共选修课,并符合下列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为社会服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2. 较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微电子专业的新发展、新成就,具有较强的汲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运用一种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所学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 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课程类别
学分数
所占比例
备注
公共必修课
52
%
普通班/基地班
公共选修课
20
%
普通班/基地班
专业必修课
56/60
%
普通班/基地班
专业选修课
32
%
普通班/基地班
毕业总学分
160/164
普通班/基地班
课内总学时
2880/2952
普通班/基地班
表其中不包括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的非课内学时。教学生产实习一周,毕业论文十二周(4学分)。
五、专业课程属性
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见第六项中的表格)。按照专业课程
的属性,可以大致分为基础课程、微电子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组课程。学生应按照自己的发展情况,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有系统地选择本专业的选修课和物理系其它专业的选修课。
(1)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其中高等数学由学校统一开设。
:大学物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物理前沿讲座、物理前沿研修。
:算法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等。
4、技术基础课:基础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
5、微电子学基础课:半导体物理、现代半导体器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值计算方法等。
(2)微电子专业课程
1、专业理论课:敏感元器件及应用、可编程逻辑电路原理与应用、高级程序设计、ASIC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显示技术等。
2、专业实验课程:微电子应用实验、微电子设计实验等。
3、专业选修课程:集成电路与微加工、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电子薄膜材料
与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数据库系统、工程制图与CAD等。
(3)实践课程
1、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2、科研训练:对于那些较早显示出研究能力的学生,配备导师指导他
中山大学微电子专业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