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 保护臭氧层_关爱地球呵护家园
——保护臭氧层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每年的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1987年9月16日,全球46个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签署),标志着各国对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即将开始。
1995年,联合国规定,从当年起每年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旨在纪念“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并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
今年的主题是:全球参与,携手保护臭氧层
臭氧: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此而得名“臭氧”。
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 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 其最高浓度在20~25 km处。(在平流层中距地表10~50 km高度的臭氧圈层。)
臭氧层空洞:是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
基本概念
在数亿年以前,地球上的大气中沒有臭氧层,地球的表面受到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强烈照射,地面上沒有生物存在,仅有少数生物生存在水中,因为水能吸收紫外线,水中绿色植物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扩散到空气中,而其中一部分的氧气在大气层的上层,受到紫外线的作用,依下表里所示的反映式(以后化学会学到),氧气变成了臭氧而产生了臭氧层。
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命相当重要,因它能虑除紫外线,地球上生物才能登上陆地,展开另一种灿烂多姿的地表生活。
臭氧层的形成
臭氧的产生
O2 + hν→ 2OO2 + O → O3
(氧气在光的作用下变成氧原子)
(氧气和氧原子形成臭氧)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后分解,且其分解的量与自然产生臭氧的量会达到平衡, 使臭氧层臭氧的含量维持在一定的均衡状态,同时反射多余的紫外线到太空,以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
臭氧层的功能
臭氧层的現況
南极上空同温层的臭氧
不断地扩大
面积差不多相等于整个北美洲
大约需五十年,臭氧浓度才能恢复正常水平
淡蓝色的就是臭氧空洞,
深蓝的是南极洲。
臭氧层空洞
在照片中,蓝色的深浅代表臭氧的含量,颜色愈深,臭氧的含量愈少。
有史以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 保护臭氧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