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
(2005—202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实现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规范索溪峪镇的建设行为,满足城镇和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以及城市规划有关技术规范,结合索溪峪镇的实际情况,在武陵源区人民政府的组织下,由城市规划专业设计单位汇总各系统、各单位的发展要求而制定的。
,是政府建设和管理索溪峪镇的依据,也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保障。
,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按照本规划的要求进行,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不得违章建设,不得违章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本规划的义务,都有权对本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有权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本规划将规划区划分为规划建设区、近郊区和景观保护区。
,由张家界市人民政府负责审批以及协调处理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科学性和严肃性,要向市民和各单位宣传本规划和各项规划管理规定。要自觉守章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需要变更索溪峪镇总体规划的,必须按《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及程序报批。下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需继续保持本规划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以保证索溪峪镇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
、良好的公用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高效的经济结构体系,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规划建设成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相匹配的世界一流风景名胜区旅游镇。
,贯彻“提高整治军地坪,发展岩门,保护百仗峡沙坪峰林景观”的指导思想。
“地方化、生态化、精品化”和“产业兴镇、移民建镇”的方针,建设具有武陵源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旅游城镇,同时解决好当地居民的就业与生活问题。
,把握索溪峪镇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强化规划对城镇建设的有效调控,严把土地的投入和使用关。
:近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
第三章区域城镇体系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的相关规定,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区域城镇体系如下表所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区域城镇体系
城市(镇)名称
性质
功能
张家界市
区域中心城市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基地
索溪峪镇
中心镇
遗产管理和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区级旅游接待中心
天子山镇
一般镇
旅游镇
中湖乡
一般镇
旅游镇
协合
乡
农副产品、旅游商品加工基地
。张家界市为旅游中心城市;索溪峪镇为一级旅游镇和区级旅游接待中心;中湖乡和天子山镇为二级旅游镇;只在各旅游城镇的规划建设区内布置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农村型居民点不设置旅游住宿接待设施。
,镇区在索溪峪,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东入口,是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驻地,是索溪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中湖乡旅游镇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西入口。
,天子山旅游镇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北入口的泗南峪,是天子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外围地带,规划乡人民政府位于协合村。协合乡为生态旅游集镇,是农副产品和旅游工艺品的加工基地。
“移民建镇,产业兴镇”的方针,将移民安置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中湖乡和天子山镇的移民由中湖乡和天子山镇分别安置,天子山景区居民可适当在索溪峪镇安置;张家界森林公园居民安置由市区、索溪峪城镇、中湖乡旅游镇分别承担;协合乡在核心景区的居民应考虑部分向索溪峪镇转移。
,主要措施是建立北部外环线,即:天子山镇——向家台——倒子勒——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