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寒冬,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冰雪天气,驾车上路时车主和爱车都将面临考验。如何保证人身安全,同时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爱车呢?小编就和大家交流一下爱车的冬季保养和驾驶技巧。
一定要换适合的机油
在低温情况下,机油会变得稠厚,其循环流动能力减弱,不利于向发动机所需润滑部位进行泵送。当选择的机油不适用时,就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并会对发动机造成十分严重的磨损。因此,就要选用低温粘稠度较低的机油,以帮助引擎更快进入工作状态。
首先,检查一下使用机油的SAE级别标识,以5W-30级别机油举例,W之前的5代表机油的低温特性,数字越小,机油流动性越佳,能将发动机磨损降到最低。W后的数字表示机油的高温粘度,数字越大,高温下保护性能越好。数字越小表示低温流动性越好,5代表可以适用于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
其次,区分机油的类别:合成油、半合成油及矿物油。大多数矿物机油均属于石蜡基机油,当蜡分子在低温下形成结晶时,此类机油就会变得十分稠厚。与之相比,合成机油中的石蜡含量较少,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当车辆长时间停放之后,机油会流回到油底壳中,再次启动之后,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机油才会被运送到引擎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因此“热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时间不宜过长,带速稳定后即可出发,此时不可猛烈驾驶,引擎转速最好保持在2000转左右。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变速箱齿轮油在冷车时也同样会流到变速箱下半部,虽然原地热车时发动机在运转,但变速箱并没有工作,只有行驶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因齿轮的运转而将底部的齿轮油带到上半部进行润滑。
轮胎一定要给力
冰雪路面的附着系数很低,很容易出现轮胎打滑及车辆失控的情况。通过降低胎压,可以增强轮胎在冰雪上的附着力并增大接触面积。当冰面较滑时,普通轮胎就无法满足车辆正常行驶、制动的需求了。换装冬季轮胎可提高轮胎在冰雪道路上的行走、制动及转向能力,有力保障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在极端环境下,还应该为轮胎配上防滑链以保证行驶安全。不过,还是建议在地形条件恶劣时,尽量避免驾车出行。
防冻液要达到标准
在寒冷地区,要选择耐受温度较低的防冻液,浓度要保持在70%左右;如果防冻液已使用了两年以上或行驶4万公里后,则需及时更换防冻液。一般普通型的防冻液都可达到零下40摄氏度,而优质的防冻液应能达到零下60摄氏度左右,这是标定防冻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型号的防冻液不能混用,以免引起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或气泡,降低使用效果。各类防冻液的配制比例、成分、冰点也不相同,这时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来选用。
汽车电瓶最怕低温
在低温下电瓶的电容量比夏季要低很多,电量不足会造成冬季车辆难以启动。因此,对电瓶的保养格外重要。通常情况下,电瓶的寿命在2年~3年,当然也跟车主的使用和养护状况有关。检修电瓶时,先看电瓶的大线接头有无松动、腐蚀,如已松动,用直接拧紧即可,对于腐蚀结碱可用热水进行擦拭。使用加水电瓶的车主,还要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如果液位低于标线,则需加注电解液专用的补充液,紧急时也可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代替。
离合器打滑影响起步操控
雪后汽车起步容易打滑,对于手动车型来说,
[维修保养] 小编讲堂,冬季行车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