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废旧轮胎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不易降解与裂解的高聚合物特性,大量产生则会产生严重的“黑色污染”。废旧轮胎中含有大量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多种高分子聚合物及碳黑、抗氧化剂、填料、处理油等许多有益于改善沥青性能的材料。利用废旧轮胎,将其加工成为橡胶粉,不仅可以达到“永续性”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废旧轮胎,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沥青性能,改善路面工程质量。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截至2014年,河南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870多万辆,高居全国第三位,由此产生的废旧轮胎越来越多,对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深入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发展方针,做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作,本标准编写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大量试验、实践的基础上,参考交通行业及国内有关省市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河南省的气候等实际情况,编制了本标准。
二、地方标准的编制过程
2014年河南省公路学会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2014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废胎胶粉橡胶沥青应用技术研究”的立项准备工作,2014年8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批准该项目立项。在该项目研究开展过程中,项目组发现现行《公路工程废胎胶粉橡胶沥青》(JT/T 798-2011)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我省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的橡胶沥青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橡胶沥青在我省的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2014年12月,河南省公路学会以橡胶沥青技术标准为目标,申请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项目并获得批准立项。
2015年5月至8月,项目组结合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2015年路面养护专项工程、尉许高速公路2015年路面养护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的开展,系统收集了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灌缝胶的现场检测数据。通过与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及生产厂商的广泛调研,初步形成了橡胶沥青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在上述现场数据收集及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标准》初稿。
2015年10月,标准编写组将本《标准》初稿送交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的相关专家进行初步审查,并按专家的意见修改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没有重大意见分歧。
三、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理由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理由和依据如下:
1. 第1章“范围”根据本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主要内容编写。
2.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根据本标准参考的规范、规程等按照先国家标准后部门标准、行业标准的顺序列出。
3. 第3章“术语和定义”根据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材料组成和加工工艺,列出各个术语。
4. 第4章“材料”参照《公路工程废胎胶粉橡胶沥青》(JT/T 798)对传统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要求,结合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在拌和型沥青混合料和喷洒型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场合的不同,分别给出了路用拌和型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和路用喷洒型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技术标准要求。
5. 第5章“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路面”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