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宝《柳枝词》阅读练习及答案.doc郑文宝《柳枝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一篇:《柳枝词》
郑文宝《柳枝词》赏析
郑文宝(1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宁化(今属福建)人。初仕南唐,官至校书郎。进入宋朝,中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陕西转运使等职,对西北地区军事、经济颇多策划。在南唐时,从学于徐铉,入宋后受到名臣李昉的赏识。工篆书,善鼓琴,尤以诗歌负有盛名。诗带晚唐遗风,造语警拔,情致深婉。有文集二十卷,及《江表志》、《南唐近事》、《江南余载》等书.
郑文宝的《柳枝词》是写离恨,用了反衬手法,“画舸”“春潭”等美景寄寓离别。同时,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酒半酣”酒只半酣,船却起锚,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三四句,字面上是说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实际上是借对友
人的毫无道理的埋怨进一步抒发自己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郑文宝,字仲贤,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出生在南唐镇海将军节府使郑彦华之家,少时聪颖好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世称郑兵部。他不仅是位勤政爱民的好官,而且是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以诗名世,又善篆书、工鼓琴,对军事也颇熟练。一生著书甚丰,
有文集30卷,《谈苑》20卷;另有《江表志》3卷、《南唐近事》1卷行于世。拜读了文宝行世的诗作,我深感他的诗歌思想、艺术性颇高。他的诗内容上多写离怀别绪、羁旅国愁,总体风格轻盈柔软,小巧玲珑、清新隽永,在宋初诗坛可谓别树一帜,得到晏殊、司马光、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巨匠的赞赏。
我最为欣赏的是他的《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寒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这首诗抒写离情别恨。“亭亭”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
“柳”谐“留”音,
寓有惜别之意。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八说:“长安陌上无穷柳,惟有垂杨绾别离”。因此,本诗第一句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我们可以想见,在船将
郑文宝《柳枝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