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2)
主备人
蔺运侠
课型
讲授
验收结果:
合格/需完善
时间
2011年 11 月 9 日
分管领导
课时
第二课时
第 12 周第2 课时总第 34 课时
教学目标: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重点、难点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内容。
二、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试举两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
(多媒体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荷塘月色》
其中—个“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
例二:,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记念刘和珍君》
二、探讨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做些练习。
,在今后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认识,从而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炼字”
这句话中的“才”字如改为“就”“则”一类词语,虽语意基本相同,,时刻不忘用文字准确传达这种思想感情。
给予足够重视。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作文》一文中曾经指出:“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
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从上面两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好浯言?
。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由于语言与思想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追求语言的新,首先要寻求思想的新,而要寻求思想的新,则要从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
山东省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咬文嚼字》(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