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史唯物主义
H I s t o r I c a l m a t e r I a l I s m
历史唯物主义_关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
1 社会存在
(1)含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属物质范畴)
(2)内容
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
2 社会意识
(1)含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意识范畴)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内容
政治、法律思想
哲学、艺术、宗教
风俗习惯
社会心理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深圳市每年约有90万成年人接受
各种培训和再教育,占深圳总人口的35%,竞争意识、科技意
识在深圳已深入人心。这表明( )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区别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2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
傍桑荫学种瓜。”这收诗蕴涵的哲理是(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 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B
3 2009年中国媒体的流行语主要有:“次贷危机”“金融危机”
“家电下乡”“科学发展”“甲型H1N1”。这表明( )
A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发展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D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1)生产力
生产者(主导、决定性因素)
生产工具(客观尺度、衡量标志)
生产对象
(2)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
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产品的分配和消费方式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二
者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
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
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1)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变革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三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是第一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
主要标志,是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最为突出的要素,是社会
发展的推动力。
2 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能做好的报表现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好了.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使得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四阶级与国家(都是历史范畴)
1 阶级
(1)产生
物质前提:剩余产品的出现
直接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
(2)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形成不同阶级
的基础,也是划分阶级决定意义的标准。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 国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
一个阶级压迫另一阶级的暴力机关。
(3)国体和政体
①国体:国家的性质。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国体决定
②二者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对国体的反映。
(4)国家职能
对内
对外
政治
经济
社会管理
国防
外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97 KB
  • 时间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