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doc【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经典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变革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一种,同样出现了多元、多变的特征。当前,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针对我,其在整体上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的问题,学界意见不一。现阶段道德水平评价问题已经超出了道德问题的本身,这涉及到对中国目前发展状况的研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字: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意识形态道德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分析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国家不是家庭市民社会的前提,相反,家庭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前提。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还提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所以,马克思1843年在巴黎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由于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逻辑起点,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唯物史观内容的论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
社会的构成要素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等。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与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它是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因而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实质应这样来表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2—33页。][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2]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提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1]这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论述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并探索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大体来说,可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等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后一个阶级对抗社会。这就预示了未来社会是一个没有对抗、没有剥削的社会。
。恩格斯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和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3] 《马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8-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