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目录
一:老街介绍
二:老街历史
三:街区中存在的问题
四: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五:老街印象
中央大街简介
哈尔滨是一座北国名城,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央大街,哈尔滨的显著代表和突出标志。自1997年6月1日建成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来,经多次改造建设,目前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享誉海外的,全国一流的,独具文化魅力的,集商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步行街,为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哈尔滨增添了一抹新的神韵。
中央大街全长1450米,,。,约1平方公里,东起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西侧建筑红线,西至通江街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东侧建筑红线,南起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侧建筑红线,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侧建筑红线的区域和防洪纪念塔广场区域。
面包石
中央大街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条街由方石铺成。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宽度为10沙绳(俄制度量单位:)。铺路用的方石块每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石面呈浑圆型,精巧、密实、光亮、圆润,在中外道路史上极为罕有。“中国大街”足有1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大约铺有石块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这是1942年五月由俄国工程师设计的,铺路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犹如俄国小面包,石面程浑圆型,每块石头都经过精心打磨
中央大街全街区现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各类保护建筑36栋,其中主街17栋。在这些建筑中,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百年精华,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在西方也需要数百年才能形成的建筑风格,在中央大街却仅仅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建筑特色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产生于15世纪意大利,对世界建筑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批欧洲移民进入哈尔滨,因而在哈尔滨的欧洲移民的建筑物,大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
建筑的立面处理包含古典手法,檐壁饰有生动的植物浮雕和托檐石。屋顶常见法国的孟莎式双折坡顶,有的结合以造空的女儿墙,从而美化了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使雕塑风格更为鲜活。
巴洛克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至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使用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不圆的珍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来称呼那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建筑师们以自由奔放的格调来表达世俗情趣,一反僵化的古典形式,于是形成巴洛克建筑风格。在哈尔滨的建筑中,典型代表是教育书店。
教育书店
巴洛克建筑代表
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巴黎的圣心教堂
历史名城保护与更新之哈尔滨中央大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