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氨和铵盐高中化学.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氨和铵盐高中化学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氨和铵盐高中化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氨和铵盐氨的分子构造和性质(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电子式:,空间构造:三角锥形。分子构造氨的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响NH3+H2O NH3·H2O NH++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NH、4HO、NH+、OH-、H+。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3·HO==△===NH↑+2 4H2O。3 2 3②,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消灭一样的现象。3 3化学方程式为HCl+NH3===NH4Cl、NH+HNO3===NH4NO。:NH+CO+HO===NHHCO或2NH+CO+HO===(NH)CO。3 2 2③NH3的复原性——氨的催化氧化4 3 3 2 242 3化学方程式:4NH+5O=催=化=剂==4NO+6HO。3 2 △ 2④与盐溶液反响将氨水参加以下溶液,完成下表:被滴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生成红褐Fe3++3NH·HO===Fe(OH)↓+FeCl溶液3 233色沉淀3NH+4生成白色Al3++3NH·HO===Al(OH)↓+AlCl溶液3 233沉淀3NH+4氨气的试验室制法4铵盐及NH+的检验(1)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铵盐的化学性质4NH+的检验4未知液―O―H→-呈碱性――△→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追根求源——喷泉试验的原理中学教材中喷泉试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试验操作是:翻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胶头,则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喷泉试验的原理由于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响,使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中的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能形成喷泉的条件压滴管的压将烧杯从原理上讲,气体要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响,以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从试验条件上讲,烧瓶内气体要布满,气体和仪器均要枯燥,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可以形成喷泉的组合3 2 2 2 2 2 2 2液体是水时,NH、HCl、SO、NO+O 等气体均可;液体是NaOH溶液时,Cl、CO、HS、SO等气体均可。另外SO2和氯水、CH2===CH2与溴水等组合也可形成喷泉。总之,组合条件是: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或通过反响,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快速减小,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深度思考产生压强差的方法一般有:一是使烧瓶外气压增大,烧瓶内气压不变;二是使烧瓶外气压不变,烧瓶内气压减小。上述形成喷泉的组合选用的是其次种方法。固态NH4Cl受热变成气体,气体遇冷又变为固态NH4Cl;固态碘受热变成蒸气,蒸气遇冷又变成固态碘,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否一样?请说明推断的理由。答案不一样,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发生了化学变化;固态碘受热升华成为碘蒸气,是物理变化。推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说明理由。①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②试验室用浓氨水与NaOH固体制取氨气。③氨与酸反响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4④某晶体与NaOH共热放出一种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NH+。4⑤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⑥把NH3通入稀HNO3中,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是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响。⑦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响原理是4NH+5O=催=化=剂==4NO+6HO。3 2 △ 2⑧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4⑨在1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答案 ②③④⑧⑨正确。①不正确,NH3本身不导电,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响NH3+H2O NH3·H2ONH++OH-而导电,故NH不是电解质;⑤不正确,氨水中存在大量的NH·HO4 3 3 2和少量的NH+;⑥不正确,NH和HNO等物质的量反响时,得到NHNO溶液,NH+水解使溶液显4 3 3 4 3 4酸性,pH<7;⑦不正确,产生的NO是污染性气体。按要求写出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在NH4Cl溶液中参加NaOH溶液,并加热。在NH4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H4Cl溶液呈酸性的缘由。在饱和NH4Cl溶液中滴加NaAlO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答案(1)NH++OH-==△===NH↑+HO4 3 2NH++OH-===NH·HO4 3 24NH++H2ONH3·H2O+H+NH++AlO-+HO===Al(OH)↓+NH↑4 2 2 3 3题组一氨和铵盐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其水溶液均呈酸性答案B2解析铵盐分解不肯定产生氨气,如NH4NO3在400℃以上分解生成N、NO2和H2O,A项错;Fe2+比NH+更易结合OH-,因而参加少量NaOH,不会产生NH,C项错;NHHCO、(NH)S等均呈碱4性,D项错。3 4 3 42右图的装置中,枯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以下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NaHCO3溶液)/(H2O中含酚酞)/(CuSO4溶液)/(AgNO3溶液)/白色喷泉答案A解析CO2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喷泉;NH3极易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发生电离生成OH-,遇酚酞使之显红色;H2S和CuSO4反响生成CuS黑色沉淀;HCl极易溶于水,且和AgNO3发生反响生成白色沉淀;因此A不正确。某争论性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如以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复原性。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试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消灭白烟,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该小组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甲同学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乙同学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请选择适宜的方案并说明原因。答案(1)4NH+5O=催=化=剂==4NO+6HO (2)NHNO3 2 △2 4 33 3 2 4 3(3)乙同学方案适宜。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先通CO2再通NH3生成的NH4HCO3的量少,而且易生成(NH4)2CO;先通NH至饱和再通CO至过量,保证产物量大,且全部是NHHCO溶液。题组二氨气的试验室制法以下图所示是试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答案(1)(3)解析试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①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常用固体NH4Cl与Ca(OH)2反响,试管口向下倾斜;②在浓氨水中加CaO,由于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HO NH·HO NH++OH-,3 2 3 2 4参加CaO,平衡向左移动,同时又放热促进氨水分解为氨气;③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分解为氨气。(1)错在直接加热氯化铵(NH4Cl分解生成的NH3和HCl在试管口又冷凝成NH4Cl);(3)错在试管口向上倾斜。某争论小组要快速制取枯燥的氨气,供给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供给的仪器如下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需选择的药品是 ,该小组选择的药品混合后快速放氨气的原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3 3假设用以下图甲装置收集NH,如何推断烧瓶中已收集满NH? 。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看到的现象是。答案(1)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气,且c(OH-)增大,使NH+HO NH·HO NH++OH-平衡左移,有利于NH放出3 2 3 2 4 3①③⑥或①③⑦(2)漏斗下端边沿与水面接触时溶液颜色变为红色(3)气球渐渐变大方法指导加热浓氨水试验室制取少量NH3的两种简易方法3 2 3 2反响原理:NH·HO==△===NH↑+HO。(2)装置:见图甲。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反响原理: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HO NH·HO NH++OH-,参加固态碱性物质(如3 2 3 2 4CaO、NaOH、碱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响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装置:见图乙。

氨和铵盐高中化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