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历史上的几种伦理学说
第一节基督教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的转变主要是由基督教伦理学完成的,具体说,主要是由基督教哲学的两个最重要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完成的。
基督教伦理学是神学的一部分,它从基督信仰和人类理性的角度出发去研究人、寻求人生的目的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显然,基督教伦理学是一种神学伦理学,或者说是一种伦理神学。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伦理神学中宗教崇拜以外的那些道德义务也有社会和人类基础”。而且,这种伦理思想影响了西方社会一两千年。
一、《圣经》中的伦理思想
道德教化是宗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基督教在其教义中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教化的内容,这首先表现在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中。《圣经》中的伦理思想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经验形态的。它是通过讲述历史和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其伦理价值观的。
第二,它主要是德性伦理。
也就是说,它仍然是注重人的德性的培养,特别是在《新约全书》中,它基本上是以耶稣基督为人们在道德上效仿的榜样,要求所有的基督徒应当像耶稣基督那样生活,像他那样为人处世。
在德性要求方面,《圣经》中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神学和宗教德性的要求,那就是“信”、“望”、“爱”这三种神学德性,但是,对这些德性的阐述以及将它们与古希腊的四美德合并为七美德,则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所为。
第三,开始提出具体的行为规范
这主要表现在《旧约全书》中由上帝向人类昭示的十种戒律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督教的“十诫”之中。
摩西十诫
第一诫:只敬耶和华神,不能在思想上和生活上敬别的神。
第二诫:反对偶像崇拜(包括对金钱、性欲、知识的崇拜),要爱神,否则受罚。
第三诫:不可用神的名义做不诚实的事或行恶(包括发誓、祝福、诅咒)
摩西十诫
第四诫:纪念安息日
《圣经》中说:“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的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摩西十诫
第五诫:孝敬父母。
第六诫:不可杀人(但不禁止战争中杀人和执行死刑)
第七诫:不可奸淫
第八诫:不可偷盗
第九诫:不做伪证
第十诫:禁贪恋
伦理学第二章 历史上的伦理学学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