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告别革命”、否定革命:
1、辛亥革命是某些人“情绪化”、“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
2、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它破坏了一种政治框架之后,并没有提供新的政治框架;
3、通过改良逼清政府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更好;辛亥革命一下子痛快地把它搞掉了,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
(1866 -1925 )
同志仍需努力
革命尚未成功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
(1)遍布全国各地的群众反清斗争。
(2)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日益将主张改良的立宪派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3)清政府内部满汉权贵之间,汉人官僚集团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愈演愈烈,离心离德。
2、“革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不能一直走下去”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辛亥革命不是某些人“情绪化”、“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林觉民
林觉民与妻书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2、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
(2)与保皇派的论战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均地权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组织革命运动
4、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5、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
评价“三民主义”
A、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
列宁:“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
B、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同盟会的性质:资产阶级政党还是全国各阶级革命群众的联合政党、国民革命的联盟?
同盟会的成份十分复杂
同盟会革命纲领的认识、理解也不统一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文学社、共进会;
蒋翊武、孙武中秋节()起事
;
熊秉坤打响第一枪
成立军政府,黎元洪篡权
三、武昌起义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湖北军政府
革命政党同盟会更加涣散活力,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政权纷纷被立宪派和旧官僚篡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