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之歌》课堂教案
一、教材分析:
《那达慕之歌》表现了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热闹、欢腾的场面。歌曲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一旋律连续反复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的节日——那达慕。
2、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能力目标: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和掌握力度的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有关海的歌曲《小螺号》
师:同学们,假期玩的愉快吗?都到哪里旅游了?
生:愉快•••••••
师:我们日照呀,也是有名的沿海旅游城市,老师提议,作为海边的孩子,我们为那些来日照游玩的人们唱首歌,以表达我们的热情好客,好吗?就唱首有关海的歌曲吧!
生:老师我们唱《小螺号》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做出评价及表扬。
(三)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放首歌曲,歌词里面描绘的地方就是老师最想去的地方,大家来猜猜。
(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老师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了吗?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对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内蒙草原,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吗,蒙古草原上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聚会,那达慕大会。大家知道什么是那达慕大会吗?
生:不知道!
师:没关系,老师啊,放首歌曲《那达慕之歌》给大家听,你就知道什么是那达慕大会啦。同学们好好听听歌曲中都描绘了些什么?!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 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歌中唱到了“马头琴”,“马头琴”大家知吗?
生回答。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因为它的琴身最上方是马头的形状,所以称为“马头琴”。歌词中还唱到了什么?
生:好来宝。
师:“好来宝”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好来宝”是蒙古族的一种联词,就是由民间艺人即兴编词演唱,大多是各种赞美或讽刺的诗词,这个就叫“好来宝”。就是看到什么,就给它编上词,然后用来演唱,是非常有才华的一种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范唱,充分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整地感受和理解歌曲,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音乐鉴赏力。通过对学生介绍“马头琴”和“好来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爱中国的民族文化,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下面就由老师带领大家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