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轴承设计
按摩擦性质分:
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按承载方向分:
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轴承的作用是支承轴。轴在工作时可以是旋转的,也可以是静止的。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使回转件转动灵活。
,保证被支承零件的回转精度。
一、轴承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二、轴承分类:
7-
一、滑动轴承的主要特点:
●工作平稳,无噪声;
●回转精度高;
●液体润滑时摩擦损失小;
●径向尺寸小。
二、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轴瓦与轴颈之间):
1、干摩擦状态
应避免此种摩擦状态。
摩擦表面无润滑剂,功率损失严重,磨损加剧,温升高,轴瓦易破坏。
●承载能力高。
2、边界摩擦状态
摩擦表面间有润滑油存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极薄的边界油膜。
但尖峰部分仍直接接触。
多数滑动轴承都是这种摩擦状态。
3、液体摩擦状态
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隔开,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压力油膜。
这种摩擦状态是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摩擦系数极小。
重要轴承采用这种摩擦状态。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常用润滑剂:
润滑油—液体,用途最广泛;
三、润滑剂及其选择
润滑脂—半固体,一般用于中低速;
固体润滑剂—主要用作油、脂的添加剂,也可单独使用。
1、润滑油的性能及选择
粘度—
表征了流动的液体中内摩擦阻力的大小。
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
油性—
也称润滑性,表征油中的极性分子对金属表面的吸附性能。油性好则摩擦系数小。
润滑油的选择原则:
凝点—
反映润滑油的低温工作性能。
针入度—
表征润滑脂的稀稠度,类似于油的粘度;
闪点—
反映润滑油的高温工作性能。
●压力大或在冲击、变载条件下工作,应选粘度高的油;
●速度高时,应选粘度低的油,以减少摩擦损失;
●工作温度高时,应选粘度高的油,因粘度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2、润滑脂的性能及选择
滴点—
表征润滑脂耐高温的性能。
润滑脂的选择原则:
●工作环境有水汽,选钙基润滑脂;
●工作温度高,选钠基润滑脂;
●有水汽而且工作温度高,则应选锂基润滑脂。
四、滑动轴承的分类
载荷方向
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
装拆需要
整体轴承(特殊类型:自动调心式轴承)
剖分轴承
摩擦状态
液体摩擦(长期运转,精度要求高)
非液体摩擦
主要承受径向力
主要承受轴向力
动压轴承
静压轴承
(1)整体式滑动轴承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器中。
轴承座
整体轴套(轴瓦)
螺纹孔
油杯孔
因磨损而造成的间隙无法调整。
只能从沿轴向装入或拆出。
(2)剖分式滑动轴承
特点:结构复杂、可以调整磨损而造成的间隙、安装方便。
应用场合: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器中。
部分式轴承(整体轴套)
对开式轴承(剖分轴套)
(3)自动调心滑动轴承
(4)间隙可调式滑动轴承
推力滑动轴承由轴承座和止推轴颈组成。常用的轴颈结构形式有:
轴瓦的材料
减摩性:材料副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
耐磨性:材料的抗磨性能,通常以磨损率表示。
抗咬粘性(胶合):材料的耐热性与抗粘附性。
摩擦顺应性:材料通过表层弹塑性变形来补偿轴承滑动表面初始配合不良的能力。
嵌入性: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从而减轻轴承滑动表面发生刮伤或磨粒磨损的性能。
此外还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和经济性。
磨合性:轴瓦与轴颈表面经短期轻载运行后,形成相互吻合的表面形状和粗糙度的能力(或性质)。
完整轴承选型计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