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慢性铅中毒.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慢性铅中毒(一)
主要内容
理化性质
接触渠道
毒代动力学
毒理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理化性质
原子量:
质软,延展性大
熔点:℃;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冒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
金属铅不容于水,溶于稀盐酸、碳酸和有机酸
接触渠道(一)
铅矿开采及冶炼
畜电池行业
印刷行业,如铸字、浇版等过程接触铅蒸气
电力与电子行业,如保险丝、电缆制造、含铅焊锡、压电陶瓷的制造
铅化合物的接触机会更多,如油漆、颜料、塑料、橡胶、玻璃、陶瓷、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的连接
接触渠道(二)
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
中药偏方治慢性病(如癫痫、哮喘、牛皮癣)
儿童误食含铅的油漆墙皮或啃咬涂过含铅油漆的玩具或家具
将铅白当碱面粉或粉芡放入食品中
汽车废气(汽油中含有四乙基铅)
毒代动力学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出
(一)吸收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一般不经皮肤吸收。
有机铅如醋酸铅可有少量经皮肤吸收,四乙基铅易经皮吸收。
铅在肺内沉淀吸收率30-50%,沉淀后14天内90%以上由肺部移走。
胃肠道吸收率7-10%,空腹时吸收率明显增加。儿童>成人。吸收率与铅化合物的溶解度成正比。
日常生活中每日由饮食摄入的铅约100-300ug。
(二)分布
吸收入血后呈磷酸氢铅、铅-蛋白复合体或铅离子形式存在。
6%在血浆(血浆内转铁蛋白机白蛋白结合),90%以上与红细胞结合(半减期25天)。
在软组织中以肝、肌肉、皮肤、结缔组织含量较高,其次为肺、肾、脑。(半减期40天)
(二)分布
几周后90%贮存于骨内,其中70%在骨皮质。
骨铅分两部分,一部分较稳定(半减期20年),另一部分有代谢活性,可迅速转移至血液和软组织(半减期19天)。
(三)代谢
与钙相似,能使钙存积于骨内的因素也有利于铅贮存于骨内(如高钙饮食);反之,缺钙、酸中毒、感染、饮酒、创伤、饥饿、发热等,可使骨铅向血液转移。

慢性铅中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12 KB
  • 时间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