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绘画
超现实主义大师——
米罗
目录
简介
生平经历
家庭婚姻
绘画风格
作品赏析
人物评价
米罗- 简介
米罗 Joan Miro
米罗(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 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二十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
米罗1893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附近的塔拉戈纳的蒙特罗伊格。那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产生罗马风格的摇篮,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又是最先接受现代艺术的地方,是诞生毕加索和达利的国家。
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这是其中一个要素。另一个卓越之处就是,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他的有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
米罗 Joan Miro
米罗- 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
1893年4月20日,米罗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父亲是一位钟表匠和银匠。体弱多病的小米罗并不喜欢读书,唯独对绘画表现出兴趣。但父亲并不支持米罗年少时的画家梦。
1907年,父亲送他进入巴塞罗那商业学校就读经营与会计。出于对家庭的责任,米罗17岁时当上一名商业职员。职员的职业让他抑郁不乐,加上工作劳累,第二年他患了重病。身体复元后,米罗回到巴塞罗那,他的家人同意他进入一所美术学校学习。同期,米罗又选修桑特·鲁克艺术团体开设的课程。该团体早先成员“新艺术”建筑师安托尼·戈蒂在建筑上的杰出创造性,激发了年轻的学生米罗的热情,给予米罗很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艺术团体,米罗结识了两位年轻的艺术家乔恩·布拉兹和约瑟夫·劳伦斯·阿替格斯,他和他们终生保持往来。这个时候,米罗开始了绘画创作。
美术生涯
1919年他终于离开家乡,首次来到世界艺术之都巴黎。这个时期的巴黎艺术家荟萃,美术馆和博物馆珍品如云。但米罗是一个贫穷而并无盛名的青年画家,他的画在异国无法卖出,在巴黎他几乎天天挨饿。但首次的巴黎之行给他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许多艺术界朋友,特别是来自他祖国的画家毕加索。毕加索买下了他的一张自画像,这幅自画像一直被珍藏着。经过毕加索的介绍,米罗结识了云集在这里的许多艺术家。
在巴黎,米罗还与以记者身份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海明威相处甚欢。他们常去同一个拳击馆练习拳击。生活拮据的海明威,为了帮助困难之中的米罗,凑了5000法郎买下了他的早期重要作品《农场》,这幅油画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农场
1921年米罗举办首次个展,却一幅画也没卖出。但米罗没有气馁,他曾留下这样的感想:“那次个展虽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但那些少数鼓励我的人,却让我怀抱了更大的希望,并且让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1925年,米罗参加了在皮埃尔美术馆举行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展览。从这之后,米罗的作品就被人们称为梦幻绘画。从1930年起,米罗的作品定期在纽约等城市展出,他作为超现实主义领袖人物,在美国有很大影响。在世界画坛上,他的名望仅次子毕加索。米罗的超常感受力使他能用象征手法传达信息,用极自然的艺术语言、超越时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他形象地表达了人类最强烈的感情热爱、仇恨、信任和恐惧。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米罗不能回到他的故土西班牙。他离开巴黎,在挪威附近的瓦兰吉维利一个诗意迷人的地方住了下来。那里的景色和自由飞翔的鸟儿感染了他,画家完成了《星座》组画。
1941年,纽约近代美术馆举办了盛大的米罗回顾展,终于令他走上成功之路。而他著名的《星座》系列也于几年后在纽约的画廊发表,带给美国前卫艺术界极大冲击。
二战终于结束,米罗结束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在 1947年来到纽约。他在美国共呆了8个月,1948年从美国回到巴黎。回巴黎不久,人们为米罗举办了作品展览会,但他的作品卖出很少。一个画商买了米罗一批作品,其妻却懊悔痛哭,说“谁会来买这玩意,我们要破产了。”她没有想到,几年之后米罗的作品价格扶摇直上,若干倍数地增长。
星座
晚年生活
1956年,63岁的米罗终于有了能够安稳作画的空间。
1958年,米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作了著名的陶壁作品——《太阳和月亮之壁》,这成为他的代表作。
1983年12月25日,米罗因心脏病突发,永远告别了他深爱的妻子比拉和女儿多萝娜,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欧洲文化艺术界把1993年定为“米罗”年,举办了盛况空前的作品展览和艺术活动。
米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