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MW农光互补
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
实施规划方案
目录
4
4
编制依据 5
项目提出的理由 6
6
6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8
2. 项目所在地资源条件 10
10
12
13
14
15
3. 项目建设及初步接入方案 16
16
17
25
27
28
28
28
28
29
30
30
30
6、农光互补优越性 31
31
,降低光伏产业成本 31
,为地区创旅游,为农民创收益 31
31
,增加农民收益 32
,打造生态农业闭环 32
32
32
、问题和建议 42
:宿州埇桥区曹村镇xx20MW农光互补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
:新能源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陈疃村,中心区域坐标为北纬34°1'2"、东经117°2'"
:宿州市xx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地面多晶硅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20MWp
:既有荒山荒坡未利用土地、一般耕地
:600亩
:宿州市xx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计划于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陈疃村,拟选址地面600亩用于建设20MW地面光伏电站,拟选址用地土地类型为既有荒山荒坡未利用土地、一般耕地,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电能转换装置,电站所发电量电力接入采用就近变电站35kv侧接入,。
:20MW地面光伏电站升压后,接入35kV变电站。
: kWh
:
:
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尤其发展太阳能发电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源源不断、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关注重点,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社会效益
20MW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能够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建设清洁能源社会机制,扩大政府在节能环保上的形象;同时也可扶植一批太阳能工程和服务企业,其社会效益将体现在:增加绿色GDP产出,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清洁能源。
环境效益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建成投产后既不消耗燃料资源和水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
项目装机容量为20MW地面电站,该项目的建设将在节省燃煤、减少 CO2、SO2、NOx、烟尘、灰渣等污染物排放效果上,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光伏电站建成后,,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以平均标煤煤耗为320g/kW·h计),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少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同时还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此外还可节约用水,减少相应的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编制依据
本项目实施方案主要根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编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电管理规定》
(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规定》
(4)财政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
xx20MW农光互补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实施方案 (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