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doc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
海外华人现已遍及世界各地,人数达几千万之众。海外华人问题亦早已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但学者们多把重点放在海外华人比较集中的东南亚、欧美等地,对阿拉伯国家中华人的关注明显不足。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历史上,既有大量阿拉伯人来华,同时也有不少华人到阿拉伯地区经商、朝圣,他们成为中、阿交往活动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后,中、阿关系不断发展,有大量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商人及其他人员来到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的华人群体逐渐扩大。关于目前阿拉伯国家的华人数量,尚缺乏比较准确的官方统计。根据相关信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是华人较多的阿拉伯国家。2002年沙特阿拉伯有华人4万人,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则成为近10年来海外华人数量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1996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仅有2000多名华人,至2005年底已激增至1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迪拜。迪拜华人何家财先生在2004年7月还发起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华人社区中心”,以团结有识之士,帮助处于困境的华人。2002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还没有一份华文报纸,到2006年已有了《新民商报》等5份华文报纸。在阿拉伯国家的华人中,中国留学生是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尽管无论从他们的数量还是影响上均不可与其他地区的中国留学生同日而语。

一、中国人留学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人留学阿拉伯国家始于近代,起初主要是穆斯林在朝觐途中的访学和求学,代表性的人物有:哲赫林耶门宦的创始人马明心、苏非主义虎夫耶华寺门宦的创始人马来迟,以及近代著名经学家、翻译学家马?统?(又名马德新)和伊赫瓦尼派的创始人马万福等。马明心(约1719―1781年),经名伊布拉欣,于1728年随叔父前往麦加朝觐,途中与叔父失散,后流落也门扎比德地区,为当地伊本?载尼道堂收留,遂在此攻读《古兰经》、《圣训》。马来迟(1681―1766年),经名阿卜杜。哈里木,祖籍陕西长安,后迁居甘肃河州(今临夏)。清雍正六年(1728年),马来迟赴麦加朝觐,并先后在麦加、大马士革和开罗访师求学。雍正十一年(1733年),马来迟回国。马德新(1794―1874年,又名马?统?),云南太和人(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于1841年赴麦加朝觐,后游学开罗、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亚丁等地,与当地的伊斯兰学者、长者接触和交流,研讨“天方之学”。根据庞士谦所著《埃及九年》记载,马?统跏侵泄?最早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回族学生。马万福,1849年生,经名努哈,甘肃东乡果园村人,1888年前往麦加朝觐,后留居麦加4年,寻师求教,学习《古兰经》、《圣训》和教法。此外,上海的哈德成(1888―1943年,陕西南郑人)阿訇在1920年前后去麦加朝觐,并在埃及游学多年。可见,早期华人留学阿拉伯国家是“辅助性”的,其主要任务是宗教性的,即完成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去麦加朝觐。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穆斯林兴起了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潮流,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到阿拉伯国家留学。1922年,天津的王静斋(1879
―1949年)阿訇人该校学习。1931―1945年,中国穆斯林界创办的新式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昆明明德中学、成达师范学校)及新疆先后派出六批共40名穆斯林学生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留学生有马坚、纳忠、林仲明、张有成、马金鹏、张秉铎、纳训、庞士谦等人。访问过埃及的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曾以《卅一个中述了当时留埃学生的情况及爱国情怀:“他们所进的学校,是世界最古老的学府――爱资哈尔大学。……这些留学生,每人每月十金洋,一切烧饭、洗衣等杂务,都得靠自己动手。抗战后,对于祖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是有着极高度的同情和热望,他们在勉强维持的生活费中,还挤出一点钱,在海外对污蔑祖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作强烈的抵制宣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遣留学生是依据双方签署的有关文化教育合作协议进行的。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文化交流协定的阿拉伯国家是埃及(1956年),后中国又陆续与科威特、黎巴嫩、沙特阿拉伯、苏丹、突尼斯、叙利亚、也门等阿拉伯国家签订文化教育合作协议,双方承诺互派有关人员赴对方国家进行研修、学习。中方派遣人员的留学身份一般为访问学者或高级研究学者,高级研究学者的留学期限为3――6个月,访问学者的留学期限为8―12个月。中国留阿人员的奖学金由对方国家提供,往返国际旅费和奖学金补差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负担。据阿拉伯联盟教科文组织统计,近年来在阿拉伯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Aleppo)大学、拉塔基亚(Al-Latakia)大学、十月(October)大学、复兴(Nahda)大学,以及约旦的安曼(Amman)

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