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香港路,漳州的时空隧道.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香港路,漳州的时空隧道
关键词:漳州
闽南民居
石牌坊
伽蓝庙

漳州市区南部九龙江畔有一条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隧道”,起着好听的名字,叫“香港路”。

漳州,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闽南古城。公元7世纪,唐朝在漳州设置州治,从此,中原文明与闽越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千年的岁月给这片古老的土地烙下了璀璨的印记,走进古城老街,就像走进一段凝固的历史。
漳州市区南部九龙江畔有一条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隧道”,起着好听的名字,叫香港路。香港路始建于唐,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的城市中轴线。明代的漳州月港,与广州并称为“东方大港”,九龙江边货船穿梭往来,商贾云集,“涨潮声中万国商”就是当年漳州的真实写照。清末民国初期由于工商业发展,香港路南端的九龙江边形成了河运码头,香港路逐渐成为市区南部的主要商业街。
街道巷陌错落有致,建筑材料是清一色的红砖红瓦。街道两边一个门店挨着一个门店,都是独具闽南特色的“竹竿厝”骑楼式建筑,每个店面宽度统一为4米左右。一个店面通常是一个家庭生产、销售、生活空间的组合,楼下是商场店铺,店后开工厂作坊,楼上为生活区。每间店两边都没有窗户,漳州人便把窗户开到房顶上,在顶上瓦片里面挖个洞开个天窗,用玻璃盖上去。据说除了采光还有一个作用,老板娘坐在楼上就可以看到底下店员有没有守规矩,有没有偷东西。
小街的北端,高高矗立着两座宏伟又古趣盎然的石牌坊,一座是“尚书探花”,一座是“三世宰贰”,都是漳州现存石牌坊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每座牌坊上都雕刻着石雕小人,这些石雕小人形态各异:有的在读书,有的在吟诗,有的在弹琴,有的骑在马上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最有特色的是一个洋人在学中国人端菜,他一手端着菜肴,一手叉着腰,笔挺地站在一位手持拐杖的老爷爷面前。老爷爷正捋着胡须含笑点头,好像在夸奖他端菜的姿势够标准的――这可是迄今罕见的有洋人形象的石雕作品。从牌坊走过,仿佛能听见学子朗朗的读书声,诗人饮酒赋诗的笑声,艺人弹奏的阵阵琴声……这些石雕小人在古代雕刻家手里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香港路上有一座被认为是全国最小的庙宇――伽蓝庙。没有人能说清这座庙建于何时,有何来历,但它显然已存在了数百年。有人曾查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记载的最小庙宇面积是6平方米。所以当地人认为,只有3平方米的伽蓝庙应该占据“最小庙宇”的宝座。小庙正好位于“尚书探花”牌坊边

香港路,漳州的时空隧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