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文学校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评价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2、全面深入了解教育教学现状,科学评价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3、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4、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并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二、监测范围及内容
监测对象为中、小学规定开设的所有科目。
监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监测试题难易得当,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监测方法主要采取测试成绩。
三、监测办法
分月考、期中、期末监测,主要针对初中;期中,期末主要针对小学。
试题的命制
由各备课组长根据教材课标要求统一试题,或教育局统一测试题。
监测组织及阅卷
分组、交叉、流水阅卷。
(三)监测结果的处理及运用
质量监测总分为100分。
1、各类监测(月考、期中、期末)(合计80分)
初中:平均分(20分);合格率(20分);优秀率(20分);100分以上人数;后30%人数平均分(20分,各10分)名次等五项赋分,最后取几次的平均得分作为期末考核依据。
小学:平均分(20分);合格率(20分);优秀率(20分);后30%人数平均分(20分)期中、期末考试平均得分作为期考核。
(明年以后将在三年级举行一次监测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分数,或上期期末考试成绩为起始分数)。
计分办法如下:
(1)集中监测平均分,同年级总平均分作为基数,,。
(2)集中监测合格率,合格分数=总分×60% 。同年级总平均合格率作为基数,,。
(3)集中监测优秀率,初中优秀分数=总分×80% ,小学90%。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最高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中、。
(4) 集中监测100分以上人数(初中)和后30%(初中和小学)的平均分,以平均人数、平均分作为标准,。,
。
2、发展性指标(20分)
发展性监测指标分为两项,即学年进位10分、学段进位10分。
(1)学年进位,即各班集中监测排名比上次或上期监测排名进位情况。上年排名在区后10名或之外今年仍保持的加10分,每降一个名次扣1分,退位到区排名后4名以后得0分。
学年进位赋分:
(2)学段进位,即各当次班集中监测排名在同年级、同区排名在区后1
质量监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