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街头小报的调查报告
假期,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在运城的街头巷尾,对一些街头小报和期刊进行了调查,获得了这样的印象和认识。
街头小报都有利可图。于是,有的刊物改刊,有的则大办增刊、特刊、专号,街头小报便得以泛滥成灾。这对读者,尤其是对中小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从网站上得知:
在省少管所的押犯中,仅性犯罪一类,就有80%的人看过各种街头小报和小册子。有一中学生因盗窃被拘留后,他在“心理探询”的答卷上写到:
他在1994年初看过一些街头小报和小册子后,便专门买描写偷窃的小报看。其中他最着迷并下决心模仿的是《蒙面大盗》中的人物,有些地方他看过多遍。另一个学生对他产生犯罪行为的念头是这样说明的:
原因在于街头小报弥补了我想得到的、想见到的某种欲望和感觉。
据读者的反映和我的调查,我发现文字粗俗、语言错乱、内容雷同、情趣低下是街头小报的共性,即使格调较高的作品,病句、丢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我记录的86篇作品中,仅有三篇格调较高,剩下的83篇中,有50多篇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往往情节破碎,谬误百出,毫无生活真实性可言,有些书中还有不堪入目的描写,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很大危害。以侦破为主的小报也为数不少,内容看去无大害,但仔细读,就能发现有不宜或不应该有的细节描写,内容易成为中学生仿效的对象,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些期刊封面、封底都有不健康的图画,题目多用触目惊心与诱惑性的词语。
调查发现,街头小报对中学生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其不良影响表现多种多样,有显而易见的,也有潜滋暗长的。例如一些并无大害的作品使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关于街头小报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