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县房地产项目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1年7月5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涉及崇州县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调查目的:
初步了解崇州县城市未来经济环境和城市发展情况,重点在于房地产产业市场的整体水平、规模、供应、销售、价格、分布特点及营销推广层次等基本情况,为公司后期意向地块提供基础信息,供参考。
一、崇州概况
崇州市(原崇庆县)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25公里,东南连双流国际机场30公里;第二通道直接对接温江、光华大道和工业集中发展区,更是拉近了与成都的距离。地处天府之坝区占总面积的52%,山区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总面积的5%。总人口7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0万左右。市辖30个乡镇。
崇州市历史悠久,古称蜀州,其建制历史长达2200年,公元316年设立县制,1994年撤县设市。崇州自古为繁荣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称。 崇州市政府所在地崇阳镇为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崇州市有“天府粮仓”之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粮棉专贷大县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崇州主产川芎、郁金,为全国川芎生产基地县。其怀远一带生产的乌梅远销日本等地。崇州枇杷茶宋代以来即进贡朝廷。称为“龙门贡茶”。其所产的黑香糯米被称为“黑米之王”,驰名中外。此外该市的竹编、藤编制品也远近闻名。
崇州市山、丘、坝、河兼有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众多的旅游风景,省级风景旅游区九龙沟、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是其中的代表。崇州市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彩的人文景观,罨画池、州文庙、陆游祠、光严禅院为川西不可多得的历史胜迹。
(一)区位概况及人口
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幅员面积1090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其中城市人口30万)。崇州市辖19个镇(崇阳、怀远、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万家、观胜、羊马、道明、王场、隆兴、江源、白头、大划、梓潼、崇平、桤泉、6个乡(苟家、济协、集贤、锦江、公议、燎原)。崇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先进城市和四川省成都平原都市群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同时荣登刚刚评出的中国100个魅力城市榜,在四川的所有魅力城市中仅次于都江堰市,列第二位。崇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3年跨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在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县评比中名列第12位。
崇州市处于成都市20分钟交通圈内,东距成都市区仅20公里,东南连双流国际机场仅30公里。已经通车的第二快速通道(对接光华大道且不设收费站)大大增强了我市的交通优势,特别是直线对接工业集中发展区,更拉近了与成都的距离,使我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二)经济环境
崇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先进城市和四川省成都平原都市群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同时荣登刚刚评出的中国100个魅力城市榜,在四川的所有魅力城市中仅次于都江堰市,列第二位。崇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3年跨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在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县评比中名列第12位。
全市GDP19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0元。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7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值40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35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757元。
开放型工作先进县(市) 崇州先后引进了广东捷源集团、浙江兽王集团、浙江柯世达集团、汇源科技、台湾三大塑胶、日本和协食品、香港九辉实业、成都台州工业园等项目,被成都市评为“开放型工作先进县(市)”。
工业:企业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全面发展,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工业经济发展快速。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克服
“”地震影响,迅速恢复生产。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097161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0585万元,%。产品由传统工业、重工业向轻工转移。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以四川蜀玻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优势骨干企业有40余家,玻璃制品、蓄电池、复合管件、电力、水泥、机械配件、皮革皮鞋、酿酒、农产品深加工、家具、饲料等主导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回报高等优点,带动和促进了全市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
家具、制鞋等两大产业是崇州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新型材料产业也在崇州发展壮大。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崇州将继续按照“三大产业集群”规模发展布局,提升工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三
崇州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_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