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
2013级电气专业《电气工程及管理》课程论文
班别: 电气1班姓名:伍世敏学号:20133324138
《车间5S管理论文》
摘要:
5S是公司车间现场管理的利器之一,本论文是运用5S的理论对生产车间进行改善和优化。使原先的员工仪表不整,生产车间脏、乱,物品随意摆放等不良现状变得整洁有序,环境优美,达到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化,使公司形象和员工素质提高,减少浪费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生产安全的目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揭示企业的现场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我国众多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身现场管理水平,早日成为具有的优秀企业,通过对生产线的现场管理研究,一系列对应于目视管理、定置管理以及5S管理的措施,使得车间生产环境得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员工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生产线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5S管理现场管理现场优化效率
目录
1绪论 3
2 5S现场管理概述 3
5S的起源 3
5S的基本概念 3
5S推行的目的 3
现场管理地位 3
3公司的现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企业简介 4
公司生产现场状况分析 4
生产车间存在的问题 4
4 5S现场管理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 5
5S实施的注意事项 5
5S的具体推行 5
5S检查标准及考核方法 9
5 结论 10
11
1绪论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需要缩减成本,更重要的是树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现场管理就是树立企业文化,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现场5S管理就是现场管理的利器,所以企业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发展,5S管理的实施是缺之不可的。
2 5S现场管理概述
5S的起源
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法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使得生产现场的一切均处于在管理状态中,这就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1955年,日本企业针对地、物提出了整理、整顿两个“S”。后来因管理的需求及水准的提升,才陆续增加了其余的三个“S”,从而形成日前广泛推行的“5S”架构,也使得其重点由环境品质拓展到人的行为品质,在安全、效率、品质、卫生及成本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最后,5S是现代管理的基础,5S活动开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展开。
5S的基本概念
5S就是SEIRI(管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SUKE(素养)五个项目,因为五个单词首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整理: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
整顿:将寻找必需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清扫:将工作岗位保持成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最终制度化:
素养:对于规定了的事情,大家都要遵守执行:
5S推行的目的
“5S”现场管理是指作业现场按生产目标对生产过程诸多要素,包括人(操作者、管理者)、机器、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进行综合性管理,现场管理是生产与作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组织特别是制造型企业中其他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
现场管理地位
5S是企业管理和现场改善的基础,通过5S活动改善作业环境可以保障生产安全,促进员工满意,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向客户提供质量上乘、售价合理低廉的产品,且能及时地将客户所需数量的产品送到客户的手中,实现顾客满意。如今,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5S都受到了同样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5S活动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不可或缺。
3公司的现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简介
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是内燃机散热器的专业制造企业,公司年产内燃机散热器10万台,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制作汽车铜质散热器、摩托车散热器车用暖风空调等产品。公司同时生产四轮拖拉机制动器总成。
公司生产现场状况分析
5S现场管理体系是一种新的理念,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体系。5S现场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一层不变的模式,它是一个涉及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应用。本文立足于探讨应用5S现场管理体系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方法,对该公司生产现场的环境和工序管理中产品要素管理方面而进行改善管理应用研究,为此,先对该公司生产现场状况作一些简要分析
现代车间管理论文--车间5S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