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论文.doc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论文
【摘要】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人才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摘要】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人才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重视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大学生途径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更是整个人类的一种精神美德。感恩教育能加深大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鼓励大学生积极追求一种高尚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这已是目前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部分现状分析
,孝顺尊重父母意识不够
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主体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部分大学生的共性问题仍然值得深思和探讨。当今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倾向。部分大学生把父母的培养看作一种理所当然的过程,很多时候不能体会父母的种种艰辛,反而怨天尤人,怪父母没有给自己提供一个很好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在言行中讥讽父母,缺乏起码的体恤和尊重。部分大学生寒暑假回家后很少做家务活,尽管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全部推给父母。令人忧虑的是,一些本来身在农村的大学生寒暑假回到农村老家后,俨然一个从小生长在城市里不懂农家活的模样,把自己伪装在书本的背后,造成自己刻苦攻读的假象,逃避一些起码的责任和付出。
近年来,农村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过于溺爱;不少家庭父母都在外面务工,中小学生都是留守子女;进入大学之后,部分大学生生活能力不强,而且在德育上特别是感恩教育普遍缺失,这些都是十分严重的社会现实。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迫于高考的压力,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看作第一要素,始终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才有出息的重要砝码。部分中学教师也感觉教育的压力太大,有时候部分家长也缺乏对教育工作者的体谅和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乏沟通和互补,逐渐导致德育养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和引导缺失。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对大学生早期的德育的养成和培育。
,缺乏强烈的自尊、自立意识
大学生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中间力量,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立、自强的精神。现在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大都想要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远离落后贫穷,追求高薪、高待遇,解决户口问题是他们心中唯一的目标。另外,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逾期迟迟不归还国家助学贷款。近年来,部分大学生丧失诚信意识,恶意拖欠贷款和利息,严重妨碍了助学贷款的顺利进行。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乏息息相关。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