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楚文化与楚辞的产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楚文化与“楚辞”的产生
中国的文化,和它本身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诗经》普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流传广泛的文学形式,到现在还家喻户晓。而我们向来以“风”、“骚”并称,这其中的“风”代表的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而这“骚”讲的就是《楚辞》中的《离骚》了。《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代表,《楚辞》则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二者正好代表了两种典型的文学风格。由此可见,《楚辞》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了。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由于战国时代社会的根本变化,私人著书的风气大盛。屈原的“楚辞”也就是在开始有了私家著述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家,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从集体歌唱到个人专著的新纪元。屈原“楚辞”的特别是一种骚体形式,这一形式是从民间歌曲,特别是楚声歌曲学习来的。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代之以从三四言到七八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这是诗歌的发展,也是文学的革新。
“楚辞”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在文学史上能具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与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化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例如,“楚辞”中的句子末尾多用“兮”、“思”等字,这就是借鉴于楚声和楚歌。收集在《诗经》中的《汉广》、《江有记》等都产生在楚国境内,《说苑》中的《越人歌》、《楚人歌》,《孟子》中的《沧浪歌》,都是楚歌的代表,它们的形式和风格都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有的歌词每隔一句的末尾用一个语助词“兮”、“思”等。
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楚国的巫歌,即“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祀神时使男女巫双扮作神与迎神者,互相唱和,这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楚辞》中屈原所在作的《九歌》,其前身本是当时湘楚一带的民间祭

浅谈楚文化与楚辞的产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