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艾滋病基础知识(共73张PPT) 】是由【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艾滋病基础知识(共73张PPT)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艾滋病基础知识(共73张PPT)
目录
艾滋病概述与流行现状
病原学与发病机制探讨
诊断方法与标准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预防措施与政策推广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艾滋病概述与流行现状
Chapter
艾滋病(AIDS)定义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崩溃,易于感染各种疾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定义及传播途径
截至2023年,全球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HIV,每年新增感染者约170万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中国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已超过100万例,但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多。
全球流行现状
中国流行现状
全球及中国流行现状
危害程度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崩溃,易于感染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
社会影响
艾滋病不仅对感染者本人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还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同时,由于艾滋病的特殊传播途径和社会歧视等因素,感染者往往面临严重的社会排斥和歧视。
危害程度与社会影响
02
病原学与发病机制探讨
Chapter
HIV结构
HIV是一种RNA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其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100-120nm,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正链RNA、逆转录酶和整合酶等,包膜则嵌有gp120和gp41两种糖蛋白。
复制过程
HIV通过其包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和辅助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病毒RNA逆转录为cDNA,再经整合酶作用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随后,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转录和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蛋白,并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
HIV结构特点及复制过程
免疫系统损伤机制
CD4+T淋巴细胞耗竭
HIV主要侵犯CD4+T淋巴细胞,通过直接杀伤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免疫激活与炎症反应
HIV感染引起机体持续的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受损和免疫紊乱。
机会性感染与肿瘤发生
随着免疫系统的逐渐崩溃,患者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淋巴瘤等。
感染HIV后2-4周,部分患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急性期
急性期过后,患者进入无症状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此期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
无症状期
随着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盗汗、腹泻、体重下降等。
艾滋病期
临床表现与分期
艾滋病基础知识(共73张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