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计算和测量。
【教学导航】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时间的测量工具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2、长度单位换算;
1km= m 1dm= m 1cm= m 1mm= m 1μm= m 1nm= m
3、刻度尺的使用:
⑴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⑵使刻度尺的一边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⑶刻度尺的与被测对象的一端对齐;
⑷观测时,视线与尺面;
⑸测量时应估读到;
⑹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
二、误差与错误
1、叫误差,误差消除,只能。错误避免。
2、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三、速度
1、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
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3、速度单位换算:1km/h= m/s 1m/s= km/h
4、人步行的速度约 m/s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15
四、直线运动
1、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五、世界是运动的
1、叫做机械运动。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
2、相对静止的条件是。运动的物体具有能。
【课堂导学】
1、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
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
、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b车向右运动
,b车向左运动
2、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⑴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m;
⑵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⑶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_______,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_m/s。
4、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43
09:45
12:31
D413
10:04
10:06
11:53
⑴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⑵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合多少km/h?
【课堂反馈】
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