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科斯大作企业的性质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科斯大作企业的性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企业的性质*
原著:科斯 盛洪译
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在建立一 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然而,这种考察 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 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 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 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I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 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钉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 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秦 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 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 吗?“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 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 的,又是现实的。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 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 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这两种分析工具 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当然,我们的 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5
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 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士对经济体制的描 述。6 “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 要中央的监查。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 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而不是一个组织。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人 们都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着预测和选择。假如要使经济体制有秩序的话,这 就是不可或缺的。但这种理论假定资源的流动方向直接依赖于价格机制。确 实,仅仅试图去做已由价格机制做完的事常常被认为是反对经济计划工作的 一个理由。8然而,阿瑟•索尔特爵士的描述却给出了一个有关我们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指挥是“雇主与雇员”这种法律关系的实质,这正是上文 所提出的经济概念。巴特教授的话是值得注意的
“代理人与仆人的区别并不是存在或不存在固定工资或由企业专门委员会决 定的报酬,而是代理人有就业的自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给出的定义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是非常 接近的。因此,我们的定义是现实的。那么,我们的定义能应用吗?答案显 然是肯定的。当我们考虑企业应多大时,边际原理就会顺利地发挥作用。这 个问题始终是,在组织权威下增加额外交易要付出代价吗?在边际点上,在 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或是等于在另一个企业中的组织成本,或是等于由 价格机制“组织”这笔交易所包含的成本。实业家们不断地进行实验,多控 制一点或少控制一点交易,用这个办法来维持均衡。这就为静态分析提供了 均衡状态。但显然,动态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只有对引起企业内部组 织成本和市场成本的变化作了调查,才能说明企业规模为什么扩大或缩小。 我们因此有了滚动均衡理论。上面的分析也似乎澄清了经营和管理之间的关 系。经营意味着预测和通过签订新的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 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实 业家们通常具有这两种功能是上面所讨论的市场成本的明显结果。最后,这 样的分析就使我们更准确地叙述企业家的“边际产品”的含义。但对这一点 的详细描述会使我们远远超出相形之下较为简单的定义和分类的任务。
注释:
Joan Robinson, Economics is a Serious Subject, p. 12.
N. Kaldor, The Equilibrium of the Firm, v Economic Journal, March, 1934。
Op. Cit. , .
J. M. Keynes, Essays in Biography, 一 4 •
L. Robbins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 •
Allied shipping Control, pp. 16 — 17。 D. H. Robertson , Control of Industry , , and Professor Arnold Plant, “ Trend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conomica, February, 1 932 •
F. A. Hayek, “The Trend of Economic Thinking/9 Economica, May, 1933。
F. A. Hayek , o p. Cito
Op. Cit. P. 85 o
10在本文的以下部分,我将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并称在一个竞争性体制中 替代价格机制指挥资源的人或人们为企业家。
1 1 Survey of Textile Industries, p. 26 o
Op. cit., p. 71 o
Capitalist Enterprise and Social Progress, p. 20. cf. , also, Henderson, Supply and Demand, pp. 3 — 5 o
14不难看出,在计划经济中,当国家接管一个产业时,正在做的事情实际上 已被价格机制预先做掉了。通常人们所没有认识到的是,任何一个实业家在 组织他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时, 也做着能通过价格机制完成的事情。因此, 在德宾先生的回答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那就是,他强调包含在经济计划中 的问题,而同样的问题必须由竞争性体制中的实业家来解决。(参见“ Economic Calculus in a Planned Economy, “ Economic Journal, December, 1936 ) 这 两种情况之间的重要区别是,由于企业代表了一个组织生产的更有效的办法, 所以当企业自发地出现时,经济计划就强加给产业。在一个竞争性的体制中, 存在着一个计划工作的“最优”数量。
Harry Dawes, “ Labour Mobility in the Steel Industry, “ Economic Journal, March, 1934, p. ,“对于零售商店和保险公司而言,起因于无须 为生计奔波的愿望(这常常是工人生活的主要目标)而给业务熟练的人以较 多的报酬是很困难的。”
6尽管如此,这也全然不是虚构出来的。据说,一些小店主赚的钱就比他们 的店员少。
G. F. Shove, u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a Further Note , Economic Journal, March, 1933, p. 116, note 1 .文中指出,这样的偏好可以存在,
尽管他给出的例子几乎是与本文中给出的例子相对立的。
N. Kaldor, “ A Classificatory Note of the Determinateness of Equilibrium ”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Feberuary, 1934. “对所有个人而言,所有相对 价格都是已知的,”这是静态理论的一个假定。但这显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 实情况。
19厄舍教授在讨论资本主义发展时注意到这种影响。他说:“部分成品不断 的买和卖完全是浪费能源。” (Introduction to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England" , p. 13)但他没有发展这种思想,没有思考买和卖的进行为什么 依然故在。
20对企业家权力没有限定是有可能的。这将是自发的奴隶制度(参见 professor Batt, The Law of Master and Servant, p. 1 8 ),这样的契约将是无 效的,是不能执行的。
21当然,对于企业是否存在划出一条严格的界线是不可能的,指挥可以或多 或少地存在。它与是否存在主人与仆人或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这样的法律 问题是相类似的。参见下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22奈特教授的观点下面将更加详细地阐明。
23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Preface to the Reissu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Series of Reprints, No. 1 6, 1 933.
24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只有通过取消“消费者选择”才能消除,这些是零售的 成本。可想而知,这些成本或许是如此之高,以致于人们被迫打算接受定量, 因为获得的额外产品是相当于其选择损失的价值的。
25该观点假定市场交易可以认为是均质的,显然,这事实上是不真实的。该 含义下面考虑。
26对于企业的不同规模生产要素供给价格的变化的讨论,. Robinson, The Structure of Competitive Industry。有时据说,因为人们宁愿做 小型的、独立性的公司的头,而不愿做大公司中某些部门的头,随着企业规 模的扩大,组织才能的供给价格也增加。参见Jones, The Trust Problem ,p. 531, and Macgregor Industrial Combination , p. 63 .这是那些提倡合理化的人的共 同观点。据说,大型的单位会更有效率,但由于少数企业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他们宁愿保持独立性而显然不管在合理化的可能之下他们的效率增加带来的 高收入。
27当然,这样的讨论是简单的和不完全的。更进一步讨论这个特殊问题,参 见 N. Kaldor, “ The Equilibrium of the Firm” , Economic Journal, March, 1 934, and E. A. G. Robinson, " The Problem of Management and the Size of the Firm” , Economic Journal, June,1934。
28这个名词的定义下面将给出。
29 ,见上引文。 它在上下文联系中的重要性,参见The Structure of Competitive Industry, pp. 83- ,价格运动的可能性增加意味着在企业内部的组织成 本的增加会大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成本的增加秦这是可能的。
30这似乎对说明技术单位是重要的,. Robinson, op. cit. , -,要素集中程度增大,由此企业很可能变大。
31应该注意到,大多数创新将使组织成本和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情形中,创新趋向于使企业变大还是变小将取决于这两种成本的相 对影响。例如,假定电话降低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大于它降低的组织成本, 那么它将对降低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2对这些动态力量的说明是由莫里斯•多布提出的,参见Rus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 68 . “既然企业的工作是在监督人员的鞭子之下被组织的, 工人劳动的进一步结合便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直到1846年以后它由强有力 的机构来指导,这才得以恢复。”认识到由家庭制度到工厂制度的变迁并不 单单是个历史的偶然,而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这似乎很重
要。事实表明,由工厂制度到家庭制度的变动是可能的,如俄国的例子,反 过来也一样。价格机制不能运行是农奴制的本质。因此,那里不得不由一些 组织者来指挥。当然,当农奴制过时了,价格机制就能运转起来了。直到强 有力的机构安排工人进入某一工作位置,它才智代了价格机制,而且企业再 度出现。
3这常常被称为“纵向一体化”。联合实质上则是“横向一体化”。
Op. cit. , p. 1 0 厄舍教授的观点出现在他的 Introduction to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England, pp. 1-18。
组织理论”。
J. B. Clark, Distribution of wealth, p. 19,他谈到交换理论本质上是“产业 社会的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p. 267。
Op. cit. , pp. 267 — 8.
Op. cit. , p. 268o
Op. cit. , pp. 268 一 95。
Op. cito , pp. 269 一 70o
Op. cit. , p. 270.
42这表明,不存在企业的私人企业家制度是可能的。可以料想到,在实践中, 企业家的两种职能,一种是通过预测需要和根据这样的预测的行动来现实地 影响相对价格制度,另一种是按照既定的相对价格制度的管理:常常由同一 些人来实行,可在理论上保持两种职能的分立性似乎是重要的。这一点下面 将进一步讨论。
43
Kaldor, op. cit., and Robinson, The Problem of Management and the Size of the Firm o
44罗宾逊先生称这是残存着小企业的不完全竞争状态。
45罗宾逊先生的结论似乎是定义错了。怀特先生说:“企业规模在垄断竞争 条件下受到限制是显然的。"(Horace J. White, Jr. , ?? Monopolistic and Perfect Competio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1936, , note 27.)
46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o
47就像上面已经表明的,区位仅仅是要素影响组织成本的一个方面。
G. H. shove,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 Economic Journal, March, 1933, P. , 肖夫先生问:“……为什么老企业在边缘地区不开分部呢? "假如这个观点 在主题上是正确的,那么这是罗宾逊夫人无法回答的问题。
“雇主与雇员”的法律概念和企业的经济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企业含 有由别人的财产或他们的劳动控制的意思。但这两个概念的一致性是完全存 在的,因为在评价经济概念的价值时,法律概念的检查是有意义的。
Batt, The Law of Master and Servant, p. 60
"Op. cit.,
的非常不完整的画面。在企业中,这种描述根本不适用。例如,我们发现在 经济理论中生产要素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之间的配置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如 果要素A的价格在X比在Y高,则A就会从Y流向X,直到X和Y之间的价 格差消失为止,除非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其他方面的利益补偿。然而,在现 实世界中,我们发现这种说法在许多地方并不适用。如果一个工人从部门Y 流向部门X,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相对价格的变化,而是因为他被命令这样 做。那些反对经济计划工作的人的理由是,问题已被价格机制解决了。对于 这种观点,应该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计划完全不同于上面所提到 的私人计划,而类似于通常所说的经济计划。上面这个例子在我们的现代经 济体制中具有大范围的典型意义。当然,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忽视这一事实。 马歇尔把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学理论;J・B •克拉克赋予企业 家以统筹职能;奈特教授强调了经理的协调作用。正如I)• H •罗伯逊所指出 的,我们发现了 “在不自觉的统筹协调的大海中的自觉力量的小岛,它如同 凝结在一桶黄油牛奶中的一块块黄油。” 9但既然人们通常认为统筹协调能通 过价格机制来实现,那么,为什么这样的组织是必需的呢?为什么会存在“自 觉力量的小岛”呢?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 交易来协调的。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 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显然,存在着协调生产的替代方法。 然而,假如生产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生产就能在根本不存在任何组织的情 况下进行,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要问:组织为什么存在?
当然,价格机制能被替代的程度有很大差异。在一个百货商店中,各 种柜台在大棱里的空间配置既可以由管理当局决定,也可以是为场地进行竞 争性价格招标的结果。在兰开夏的棉纺织业中,一个纺织商能靠信用租到动 力设备和店铺,获得织机和棉纱。“然而,这一系列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通 常是在没有价格机制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显然,作为替代价格机制的“纵 向” 一体化的程度在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间差别悬殊。
我认为,可以假定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当然, 正如罗宾斯教授所指出的:“(企业)与外部的相对价格和相对成本的网络 有关,”方可重要的是发现这种关系的真正性质。莫里斯•多布先生生动地描 述了资源配置在企业中和在经济体系中的区别。他在讨论亚当•斯密的资本 家概念时写道:“人们开始看到存在着比承包商主持的每一个工厂或单位的 内部关系更加重要的事情;承包商与在他的直接活动空间之外的经济世界存 在着联系……承包商亲自忙于每一个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并且他自觉地进 行着计划和组织,”但是“他是与更大规模的经济专业化相联系的,在那里 他自己不过是一个专业化的单位。可见,他在一个大规模的有机体中发挥着 他作为一个单个细胞的作用,他几乎是不自觉地担任着一个重要角色。*
就事实而言,虽然经济学家们将价格机制作为一种协调工具,可他们 也承认了 “企业家”的协调功能,研究为什么协调在某一情况下是价格机制 的工作,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是企业家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就 是要在经济理论的一个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这个鸿沟出现在这样两个假设 之间:一个假设(为了某些目的作出的)是,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
另一个假设(为了其他一些目的作出的)是,资源的配置依赖于作为协调者 的企业家。我们必须说明在实践中影响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I
我们的任务是试图发现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 原因。价格机制(单纯从资源导向的方面考虑)可以被替代,假如替代价格 机制的关系正是其自身所期望的话。
例如,如果一些人愿意在其他一些人的指挥下工作,这一情形就会出 现。这些个人为了能在某个人手下工作会接受低报酬,企业便由此自然而然 地出现了,但这不能成为企业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由,似乎更确切他说, 还有一种相对立的倾向在起作用,如人们通常趋向于寻求“成为自己的主人” 的好处。I,自然,如果这种愿望不是被人控制,而是控制别人和指挥别人, 那么,人们为了能指挥别人可能会愿意放弃某些东西,那就是,他们将愿意 支付给别人多于这些人在价格机制下所能得到的报酬,目的是为了能指挥这 些人。但这意味着他们是为了能指挥别人而付钱,而不是以指挥别人而赚钱, 在大多数情形下这显然是不真实的。16如果购买者较之于以其他方式生产的 商品更偏爱由企业生产的商品,企业也可能存在;可是,即使在这种偏好(假 如它们存在的话)的重要性可以忽略不计的范畴内,在现实世界中企业仍然 存在。"因此,必定存在其他相关的因素。
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 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和。方 随着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有可能减少,但不可能消除。 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I,再者,在 某些市场中(如农产品交易)可以设计出一种技术使契约的成本最小化,但 不可能消除这种成本。确实,当存在企业时,契约不会被取消,但却大大减 少了。某一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不必与企业内部同他合作的一些生产 要素签订一系列的契约。当然,如果这种合作是价格机制起作用的一个直接 结果,一系列的契约就是必需的。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在此阶 段,重要的是注意契约的特性,即注意企业中被雇佣的生产要素是如何进入 的。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 的)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2。契约的本质在于它限定了企业 家的权力范围。只有在限定的范围内,他才能指挥其他生产要素。
然而,利用价格机制也存在着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本)。为某 种物品或劳务的供给签订长期的契约可能是期望的。这可能缘于这样的事实: 如果签订一个较长期的契约以替代若干个较短期的契约,那么,签订每一个 契约的部分费用就将被节省下来。或者,由于人们注重避免风险,他们可能 宁愿签订长期契约而不是短期契约。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预测方面的困难, 有关物品或劳务供给的契约期越长,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从而买方也越不 愿意明确规定出要求缔约对方干些什么。对于供给者来说,通过几种方式中 的哪一种来进行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井没有多大差异,可对于物品或劳务的 购买者来说就不是如此。但由于购买者不知道供给者的几种方式中哪一种是 他所需要的,因此,将来要提供的劳务只是以一般条款规定一下,而具体细 节则留待以后解决。契约中的所有陈述是要求供给者供给物品或劳务的范围, 而要求供给者所做的细节在契约中没有阐述,是以后由购买者决定的。当资 源的流向(在契约规定的范围内)变得以这种方式依赖于买方时,我称之为 “企业”的那种关系就流行起来了。21因此,企业或许就是在期限很短的契 约不令人满意的情形下出现的。购买劳务秦劳动秦的情形显然比购买物品的 情形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购买物品时,主要项目能够预先说明而其中细 节则以后再决定的意义并不大。我们可以将这一节的讨论总结一下。市场的 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 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企业家不得不在低成本状态下行 使他的职能,这是鉴于如下的事实:他可以以低于他所替代的市场交易的价 格得到生产要素,因为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通常也能够再回到公开市场。 不确定性问题常常被认为是与对企业均衡的研究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不确 定性,企业的出现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那些认为支付方式是企业的特 征的人(如奈特教授)秦一个接受剩余的和浮动的收入的人保证那些参加生 产的人有固定的收入素似乎提出一个与我们所考虑的问题无关的观点。一个 企业家可以将他的劳务出售给另一个企业家以获得一定的货币收入,而他支 付给雇员的钱则主要或完全是其利润的一部分。
22重要的问题看来是,资源 的配置为什么没有直接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
另一个应该注意的因素是,有管制力量的政府或其他机构常常对市场 交易和在企业内部组织同样的交易区别对待。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销售税的课 征就会看到,显然,它是一种有关市场交易而不是在企业内部组织的同样交 易的税收。既然现在有两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组织”方法秦通过价格机制 或通过企业家,那么这样的政府管制便会导致企业的存在,不然企业的存在 就没有任何理由和目的。这为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企业的出现提供了 一个理由。当然,对于企业已经存在的情形而言,诸如销售税这样的措施只 不过会使企业变得比原来更大。同样,意味着定量配给的配额和价格控制的 办法对于那些为自己生产产品的企业是没有作用的,这等于给那些在企业内 部组织生产而不通过市场的企业以好处,必然鼓励企业规模的扩大。但是, 上述这些作为监督、管理的措施会导致企业的出现,这一点是令人难以置信 的。然而,如果企业的存在没有其他理由,那么这些措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因此,以上这些就是在一个通常被假定由价格机制“组织”资源分配 的专 '也化交换经济中,诸如企业这类组织存在的原因。所以,当资源的导向 依赖于企业家时,由一些关系系统构成的企业就开始出现了。
这种初具轮廓的观念看来会有助于对企业规模扩大或缩小的含义作 出科学的解释。当追加的交易(它可以是通过价格机制协调的交易)由企业 家来组织时,企业就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变小。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研究决定企业规模的力量是否有可能。为什么企业家不 少组织点或多组织点交易呢?注意一下奈特教授的观点是有意义的:
“效率与规模之间的关系是最严肃的理论问题之一,从本质上讲,就一 个工厂的效率与规模之间的关系而言,其在相当程度上与其说是取决于智力 的一般原理,不如说是取决于个人人格和历史机遇。但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 的,因为垄断收益的可能性对企业不断的和无限的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 而这种力量必然被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使效率下降(在货币收入的生产中) 的一些同样强有力的力量所抵销,所有这些即使在有限竞争时也存在。“2:,
奈特教授似乎认为科学地分析企业规模的决定是不可能的。现在,我 们将在上述企业概念的基础上,试图完成这个任务。
前已论及,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一个与此 相关问题是(远非奈特教授所提出的垄断问题),既然通过组织能消除一定 的成本,而且事实上减少了生产成本,那么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呢? 24 为什么所在生产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呢?对这一向题,看来确有某种可能 的解释。
首先,当企业扩大时,对企业家的功能来说,收益可能会减少,也就 是说,在企业内部组织追加交易的成本可能会上升。25自然,企业的扩大必 须达到这一点,即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 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 其次,当组织的交易增加时,或许企业家不能成功地将生产要素用在它们价 值最大的地方,也就是说,不能导致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再者,交易增加 必须达到这一点,即资源浪费带来的亏损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成本, 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组织这笔交易的亏损。最后,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 的供给价格可能会上升,因为小企业的“其他优势”大于大企业。
26当然, 企业扩张的实际停止点可能由上述各因素共同决定。前两个原因最有可能对 应于经济学家们的“管理收益递减”的论点。2,
上文已经指出这样一点: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 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 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但如果企业在低于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成本 这一点上或在等于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这一点上停止其扩张, 在大多数情况下(“联合” 28的情况除外),这将意味着在这两个生产者之 间存在着市场交易,其中每一方都能在低于实际市场运行成本的水平上组织 生产。如何解决这个悖论呢?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定A向 B购买产品,且A和B都能在低于其现在成本的条件下组织市场交易。我们 可以假定,B不是组织生产的一个过程或阶段,而是组织许多个。假如A由 此希望避免市场交易,那他将不得不接管所有由B控制的生产过程。除非A 接管了所有生产过程,否则市场交易将依然存在,尽管市场上交易的是不同 的产品。但我们前面已经假定,每一个生产者的扩张会导致效率降低;组织 一笔额外交易的附加成本会上升。A组织先前由B组织的交易的成本可能会 大于B做这件事的成本。只有当A组织B的工作的成本不大于B的成本且数
量上等于公开市场上完成同样交易的成本时,A才会由此接管B的所有组织。 可一旦市场交易变得经济时,以这样的方式将生产分开也要付出代价,即在 每一个企业中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是一样的。
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假定通过价格机制发生的市场交易是同质的。事实 上,没有一件事能够比我们现代社会中发生的实际交易更多样化了。这似乎 意味着通过价格机制完成交易的成本是彼此差异很大的,而在企业内部组织 交易的成本亦如此。因此,即使撇开收益递减问题,在企业内部组织某些交 易的成本似乎也有可能大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交易的成本。这必然意味着通 过价格机制完成的交易是存在的,但这意味着必须存在一个以上的企业吗? 显然不是,因为在经济体制中,凡是资源导向不直接依赖于价格机制的所有 领域,都能被组织到一个企业中去。本文早先讨论的因素看来很重要,尽管 难以断言“管理收益递减”或要素供给价格上升是否看起来更为重要。
所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在如下情况下将趋于扩大:
,随着被
2025年-科斯大作企业的性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