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城市认知)
城市规划1202班樊笛 201217020207
城市总体介绍
宜昌古名彝陵,雍正十三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寓意“宜于昌盛”。宜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宜昌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中国钢琴之城、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都,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也是楚文化、土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宜昌还是王昭君,屈原的故乡.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地理位置:湖北西南部,长江上中游节点,自古以来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
地形特征:宜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宜昌城区以东属丘陵山地和平原;宜昌城区以西属于山地。市域总面积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下辖地区:五区三市五县
五个市辖区:政府区、西陵区 、伍家岗区 、夷陵区 、猇亭区 、点军区
三个县级市:宜都市 、枝江市、当阳市
五个县:秭归县、远安县 、兴山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区域面积: 万平方公里
经济概况:
人口:,,
城市特色
城市定位: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水能
三峡捧出宜昌市,世界崛起水电城。宜昌水能蕴藏量达30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达2500万千瓦,是中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建设基地,并将成为全国的能源中心。
矿产
宜昌境内探明矿物53种,占全国已知矿的1/3。各种矿产地1044处。磷矿是全国第三大矿区;石墨矿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磷片石墨矿,矿石品位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三;石膏是湖北省仅有的雪花型矿。
农林业
全市林、果、药品种类有766个。宜昌是著名的柑桔产区,脐橙、锦橙、蜜桔钦誉海外。茶叶产量居湖北省第一, “宜红茶”驰名中外, “春眉”发茶在1992年香港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宜昌盛产药材,各种中药材有309种。宜昌草木植物繁茂,国家农业部投资在宜昌境内建立三片南方草地畜牧业基地。宜昌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存下来的森林群落37万多亩。
旅游
宜昌市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是全国首批公布的40佳旅游城市(之首)。全市总共拥有各类旅游景点747处,已开放的旅游点350多处,享有盛誉的有100多处。宜昌拥有国家级5A级景区3处, 4A级12处, 3A级14处。宜昌市是一个巨大的园林城市–大坝雄姿、三游古洞、白马仙踪、东山图画、桃花新村、儿童公园、滨江画廊、广场夜景、宜昌天然塔、镇江阁等等景观遍布城区。
城市规划现状
规划区内,布局北部沿岸为旅游发展区,中部为服务区,南部为产业区。
长江经济带内,将重点打造三条廊道。
旅游廊道:三峡库区至西陵区一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并受到生态保护限制。
产业发展廊道:在猇亭区及以东范围,建设以装备制造、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走廊。
物流廊道:配合产业发展,实现物流中转和翻坝转运的职能,建设三峡物流中心物流园区。
3. 城市规划区形成 “一带三区”:长江城镇聚合带为 “一带”;沿江分布三个城镇区。
“三区”中,北部
城市认知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