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苏州平江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江苏省苏州平江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苏州平江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
1.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8°C
B.
C.小明同学1000m跑的成绩是2min
D.物理课本封面的面积为100cm2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的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丙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丁图中,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所示是东海县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当天的风速可达9m/s
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雪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6摄氏度”
4.《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是静止的 B.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C.扶梯是运动的 D.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物体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C.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大
D.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6.实验室常用的两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电路接线,开关闭合后L1比L2亮,,电压表V的示数3V,则(  )
A.流过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
B.
C.电源电压等于6V
D.L2两端电压小于3V
7.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8.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C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是庐山美丽四季的一些画面,在下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湖面上和远山中的云雾是蒸发现象
B.夏天,瀑布下美丽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秋天,早晨在红枫枫叶上形成露珠需要放出热量
D.冬季,壮观的“雾凇”奇景是凝华形成的
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三、填空题
11.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 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_____,A物质的密度与B物质密度的之比_____。
13.请在所给的现象后填上合理的解释。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______;没有除霜功能的冰箱内壁上通常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看到“蓝天白云”,这些“蓝天白云”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
14.;从测量数据看,这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测量数据的准确值是_________。
15.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相似(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眼睛是人体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保护视力,请列举一条应该注意的用眼卫生习惯:___________。
16.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18.如图所示,光线BF2从凸透镜射出后射到位于凸透镜焦点的镜面上,请画出进入凸透镜前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
19.(10分)小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她选用较__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她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另一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B与A 的像恰能完全重合,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___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2019年2月19日,中国商飞C919国产大型客机在已经成功首飞的基础上,将全面开展6架飞机的试飞。C919有关参数如表所示。g取10N/kg,请通过计算回答:
(1)飞机以315km/h匀速飞行,完成标准设计航程所用时间;
(2)飞机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时所受的重力。
C919大型客机性能参数
标准设计航程
3150km
最大起飞重量

最大燃油重量

标准商载

21.(6分)已知水的密度ρ水=。小方利用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设计可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900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800g。求:
(1)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该液体与水能任意比例混合且体积不减小,则将100g的水和500g的该液体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C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合理;
B.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
左右,故B合理;
C.中学生1000m跑的时间一般在4min左右,故C不合理;
D.物理课本封面的长、宽分别在25cm、16cm左右,其面积在
S=ab=25cm×16cm=400cm2
左右,故D不合理。
故选B。
2、B
【详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降低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道边安装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由图可知当天风速为,即为。故A项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项错误;
C.雪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项错误;
D.由图可知当天气温为零下6摄氏度到零上摄氏3度,故D项正确。
4、D
【详解】,是运动的故A错误;
,是静止的,故B错误;
,故C错误;
D. 左侧急行的人相对于扶梯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D正确.
5、B
【详解】A.铁块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的较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加糖变甜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由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流过L1的电流等于L2的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故B不符合题意;
CD.开关闭合后L1比L2亮,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即
P1>P2
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
I1=I2
由P=I2R可知
R1>R2
由U=IR可知
U1>U2
电压表V的示数3V,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3V,所以
U2<3V
L2两端的电压小于3V,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源电压
U=U1+U2<6V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像。所以看不见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又看见了的原因是光的折射,故选A。
8、B
【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2.5℃左右,故A错误;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在30cm左右,选项B符合实际,故B正确;
C、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2.2m/s左右,达不到20m/s,故C错误;
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2s;那么2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20s,达不到2min(60s);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
9、CD
【详解】A.春天,湖面上和远山中的云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夏天,瀑布下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秋天,早晨在红枫枫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C正确;
D.冬季,壮观的“雾凇”奇景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
故选CD。
10、BC
【分析】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
【详解】A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甲的音调最低,丁的音调最高;故A错误,C正确;
B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丁的音调最低,故B正确,D错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弄清发声体.
三、填空题
11、密度 变大
【解析】因为铁和木头的质量以及体积都不确定,但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所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水结冰时,状态发生变化,虽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所以会出现冬天室外的水缸被“冻破”的现象.
12、正比 6:1
【详解】[1]由m-V图象可知,A、B两物质的质量与体积都是线性关系,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2]由图象可知,VA=20cm3时,mA=30g,VB=40cm3时,mB=10g,由 可得两者的密度之比为
13、声音能传递能量 水蒸气凝华 光的反射
【详解】[1]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2]冰箱内壁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在平静的水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4、1mm
【详解】[1][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
15、照相机 放大镜 见解析
【详解】[1]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这个像再经目镜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3]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不在走路看书。
16、
【详解】由图可知每1℃间有10个格,℃,℃。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详解】由于入射光与镜面间的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反射光线来,标出反射角也是60°.如图
18、
【分析】(1)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由此画出BF2的入射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再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19、薄 大小相同
【详解】(1)[1]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越薄的玻璃板两个反射面产生的像距离越近,较厚的玻璃板两个面会产生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
(2)[2]由于两个棋子完全相同,因为B与A 的像恰能完全重合,则可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同。
五、计算题
20、 (1)10h;(2)×105N
【详解】(1)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可知,飞机以315km/h匀速飞行时完成标准设计航程所用时间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则起飞时所受的重力为
答:(1)飞机以315km/h匀速飞行,完成标准设计航程所用时间为10h;

江苏省苏州平江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604 K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