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是由【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200题)
1、检查机动车机油时,以下做法正确是什么?
A. 停在平坦的地方,在启动前检查
B. 停在平坦的地方,在怠速状态下检查
C. 无需停在平坦的地方,在启动前检查
D. 无需停在平坦的地方,在怠速状态下检查
【答案】:A
2、叶某驾驶中型厢式货车,行至陂头镇上汶线3公里加600米弯道路段时,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与王某驾驶的乘载19人正三轮载货摩托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双方驾驶人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 叶某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B. 王某驾驶摩托车非法载客
C. 叶某超速行驶
D. 王某不按信号灯指示行驶
【答案】:BC
3、行车中遇到转向失控,行驶方向偏离时怎样处置?
A. 迅速转向调整
B. 尽快减速停车
C. 向无障碍一侧躲避
D. 向有障碍一侧躲避
【答案】:B
4、夜间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怎样处理?
A. 保持正常车速行驶
B. 高速行驶避开灯光
C. 减速或停车让行
D. 开启远光灯对射
【答案】:C
5、在同向3车道高速公路上行车,车速高于每小时90公里、低于每小时110公里的机动车不应在哪条车道上行驶?
A. 最左侧
B. 中间
C. 最右侧
D. 任意
【答案】:A
6、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行经交叉路口遇到这种情况时,以下做法的是什么?
A. 加速通过
B. 在骑车人通过前提前加速通过
C. 停车让行
D. 连续鸣喇叭使其让行
【答案】:C
7、救助全身燃烧伤员采取哪种应急措施?
A. 用沙土覆盖火焰灭火
B. 向身上喷冷水灭火
C.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D. 帮助脱掉燃烧的衣服
【答案】:B
8、机动车上高速公路,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不可骑、轧车道分界线行驶
B. 不可在路肩上行驶
C. 可以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
D. 不可学习驾驶
【答案】:C
9、在高速公路行车选择什么地方停车?
A. 服务区
B. 加速车道
C. 减速车道
D. 匝道
【答案】:A
10、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跟车行驶遇到前车遮挡路口交通信号灯时,以下做法的是什么?
A. 紧跟前车通过交叉口
B. 减速做好停车准备
C. 立即变更车道
D. 立即停车
【答案】:B
11、驾驶机动车行经此路段多少米内不得停车?
A. 30米
B. 50米
C. 80米
D. 100米
【答案】:B
12、这个小型客车驾车人有哪些违法行为?
A. 接打手持电话
B. 无证驾驶
C. 酒后驾驶、
D. 未系安全带
【答案】:ABCD
13、当你看到前方车辆行驶线路左右摆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 车内驾驶人可能为酒后驾车,应当保持距离
B. 车内驾驶人可能为酒后驾车,可以加速超过
C. 车内驾驶人可能为吸毒后驾车,可以加速超过
D. 此情况较为安全,可以紧密跟随
【答案】:A
14、驾驶汽车频繁变更车道有哪些危害?
A. 扰乱交通秩序
B. 易导致爆胎
C. 影响正常通行
D. 易引发交通事故
【答案】:ACD
15、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右侧车道车辆突然变更车道时,应当如何避让?
A. 减速让行
B. 加速行驶
C. 向左打转向迅速超越
D. 连续鸣喇叭
【答案】:A
16、雾天机动车在道路上通行,驾驶人要怎样做?
A. 减速慢行
B. 保持安全车距
C. 正确使用灯光
D. 高速行驶
【答案】:ABC
17、801、水温表是用来指示哪个部件的温度?
A. 行驶系
B. 转向系
C. 发动机
D. 变速器
【答案】:C
18、钱某驾驶大型卧铺客车,乘载45人(核载40人),保持40公里/小时以上的车速行至八宿县境内连续下坡急转弯路段处,翻下100米深的山崖,造成17人死亡、20人受伤。钱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 驾驶时接听手持电话
B. 超速行驶
C. 客车超员
D. 疲劳驾驶
【答案】:BC
19、吊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准在____以上的坡道上横向起吊作业。
A. 25%
B. 15%
C. 10%
D. 5%
【答案】:D
20、驾驶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后,尽快将车速提高到多少?
A. 30公里/小时以上
B. 40公里/小时以上
C. 50公里/小时以上
D. 60公里/小时以上
【答案】:D
21、驾驶机动车在交叉路口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对待?
A. 直接进入路口内等待
B. 在路口停止线外等待
C. 从右侧非机动车道通过
D. 借对向车道通过路口
【答案】:B
22、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这种落石多发的山区道路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 尽量靠道路左侧通行
B. 停车瞭望,缓慢通过
C. 尽量避免临时停车
D. 勤鸣喇叭,低速通行
【答案】:C
23、以下关于驶离高速公路的做法的是什么?
A. 提前开启右转向灯
B. 驶入减速车道
C. 按减速车道规定的时速行驶
D. 加速直接驶离高速公路
【答案】:ABC
24、夜间驾驶机动车会车时,对方一直使用远光灯,以下做法的是什么?
A. 不停变换远近光灯以及鸣喇叭提醒对方
B. 视线适当右移,避免直视灯光
C. 降低车速,靠右行驶
D. 变换远光灯行驶
【答案】:BC
25、在起重臂升到最大仰角和吊钩下落最低位置时,卷扬筒上的钢丝绳应保留____以上。
A. 5圈
B. 2圈
C. 3圈
D. 5圈
【答案】:C
26、彭某驾驶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核载25吨),行至大广高速公路一下坡路段,追尾碰撞一辆由李某驾驶在应急车道内行驶的重型自卸货车(),造成16人死亡、13人受伤。此事故中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 彭某超速行驶
B. 彭某驾驶机动车超载
C. 李某在应急车道内行驶
D. 李某货车车厢内违法载人
【答案】:BCD
27、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A. 立即超越
B. 连续鸣喇叭提醒
C. 保持安全距离超越
D. 鸣喇叭加速超越
【答案】:C
28、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要如何行驶?
A. 低速缓慢通过
B. 加速通过
C. 连续鸣喇叭通过
D. 保持正常车速通过
【答案】:A
29、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发现前车向后溜车,以下做法的是什么?
A. 迅速向右方倒车躲避
B. 停车鸣喇叭提示
C. 迅速向左方倒车躲避
D. 直接倒车躲避
【答案】:B
30、驾驶汽车在转弯路段易引发事故的驾驶行为有哪些?
A. 占道行驶
B. 急转转向盘
C. 弯道前不减速
D. 靠路右侧行驶
【答案】:ABC
31、车辆下长坡过程中,当制动鼓温度过高时,____。
A. 要尽快进入水中冷却
B. 千万不要立即进入水中冷却
C. 可浇水冷却
D. 不用理会
【答案】:B
32、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雨天发生“水滑”现象时,以下做法的是什么?
A. 双手握稳转向盘
B. 迅速转向调整
C. 逐渐降低车速
D. 急踏制动踏板减速
【答案】:AC
33、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形,应如何安全通过?
A. 减速慢行
B. 注意观察
C. 拉开横向安全距离
D. 预防突然横穿的行人
【答案】:ABCD
34、超车过程中,被超车辆突然加速怎么办?
A. 加速迅速超越
B. 变换远近光灯超越
C. 减速放弃超车
D. 持续鸣喇叭超越
【答案】:C
35、杨某驾驶改装小型客车(核载9人,实载64人,其中62人为幼儿园学生),行至榆林子镇马槽沟村处,占用对向车道逆行时与一辆重型自卸货车正面碰撞,造成22人死亡、44人受伤。该起事故中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 货车超速行驶
B. 非法改装机动车
C. 客车超员
D. 客车逆向行驶
【答案】:BCD
36、关于停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 应靠道路右侧
B. 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C. 交叉路口50米以内不得停车
D. 开左转向灯
【答案】:ABC
37、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对向来车正在强行超车时,以下做法的是什么?
A. 减速避让
B. 向左打转向盘避让
C. 向右借用人行道避让
D. 迎着来车鸣喇叭将其逼回
【答案】:A
38、驾驶机动车遇到前方车辆停车,等待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以下做法的是什么?
A. 从左侧超越前车
B. 鸣喇叭催促前车向前行驶
C. 从右侧超越前车
D. 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排队等待
【答案】:D
39、在雨天哪类路面最容易发生侧滑?
A. 刚下雨的路面
B. 大雨过后路面
C. 暴雨中的路面
D. 大雨中的路面
【答案】:A
40、下列做法哪些可以有效避免驾驶疲劳?
A. 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
B. 用餐不宜过饱
C. 保持良好的睡眠
D. 餐后适当休息后驾车
【答案】:ABCD
41、关于超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 提前开启左转向灯
B. 夜间交替使用远近光灯
C. 鸣喇叭提示
D. 加速从右侧超越
【答案】:ABC
42、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注意哪些可能发生的危险?
A. 行人通过速度较慢可能滞留在道路内
B. 电动自行车可能发生故障无法及时通过道路
C. 右侧驶来的机动车可能未能及时停车而进入路口
D. 考虑雨天路面湿滑,应注意按照限速规定控制车速
【答案】:ABCD
43、遇到这种同向行驶的非机动车时怎样行驶?
A. 注意观察动态
B. 适当减速慢行
C. 保持安全间距
D. 鸣喇叭加速超越
【答案】:ABC
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