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校本教研总结(通用12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校本教研总结(通用12篇)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校本教研总结(通用12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校本教研总结(通用12篇)
篇1: 校本教研总结
校本教研总结
在紧张忙碌的一学期中,我们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以及老师们的互相协作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让学习成为一盏长明灯
学习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脱离出来,继续前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同时教师也只有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平时我们数学教研组的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上网查阅关于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资料,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推荐》,利用一切机会充电,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学技能。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给我们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延伸至未来的教学之路。
二、让课题研究成为一种助力
在学期初,我们便在学校总课题的带动下,结合自我学科特点,根据我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贮备等方面,确立教研组的研究课题《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潜力的培养》,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课题实验计划,扎扎实实开展好教研活动。下方以组内老师课例《分数的基本性质》展示一下教研过程:
片断一:
(屏幕出示:1÷22÷44÷86÷12)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算一算,它们之间能用哪个数学符号连接?你怎样明白的?
生1:等号。因为他们都等于0。5。
生2:等号。因为他们的结果都能够写成。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发现除数都是被除数的两倍。
师:大家观察,1÷2到2÷4,被除数和除数是不是同时扩大的了2倍?再到4÷8,同时扩大了4倍,到6÷12呢?你能回忆起以前学习的什么规律吗?
生1:商不变的规律。……
师:你能将这些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吗?
生答略。
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想一下分数的性质?
生长时光地沉默。
研讨:为什么学生出现了长时光的沉默,这个导入是否利于学生从知识贮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完成猜想?这是课下我们组的老师思考的问题。经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分数基本性质》的导入,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沟通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完成从商不变的规律到分数基本性质猜想的知识迁移,从而为下方的操作验证带给能够证明的论题。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给学生呈现的练习题目1÷22÷44÷86÷12太具有普遍性,以至于学生在看到除法算式时,首先想到是“一半”而不是商不变的规律,其次教师的问题针对性不够,如“这些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呢”,既然目的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商不变的规律,就应从算式的整体变化来问,比如能够问“从这一个算式到下一个算式,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
分析:在教学中,知识的正迁移能帮忙学生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理解掌握、解决问题。教师运用知识迁移讲解新授资料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状况,寻找适宜的方式方法帮忙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片断二:
师:(板书:2÷3)一个除法算式能够变戏法,你们信吗?谁能变出一个和它的商大小一样的除法算式?
生:4÷6。
师:还有吗?
生:10÷15。
师:还有吗?
生:20÷30。
……
师:简直太多了!你们是根据什么变出这些除法算式的?(板:商不变的规律)你能说一说商不变规律的资料吗?(生回答)
师:它还能变,把这个算式变成一个分数你会吗?
生:。
师:原先的除数在这个分数中相当于分母,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诶,大家看,商不变规律里的被除数和除数如果换成分母和分子,谁来说一说这个规律怎样变了?
生:分母和分子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师:在分数中,是不是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呢?这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研讨:这个导入以魔术激起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孩子们动脑,引导学生从商不变的规律迁移到分数基本性质的叙述上。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从商不变的规律到分数基本性质的迁移。
分析:迁移现象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迁移规律的运用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把迁移规律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迁移潜力,对数学的教与学都有着用心的好处.《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新情境,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而这种潜力培养的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
三、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本学期我们组的老师,发挥以前的好传统——每日一反思,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反思中,进一步充实自我,优化教学,以教后记或课后反思的形式,反思自我一天教学的得与失,并与同伴交流。(2)每月一交流。每月以人为单位,上交一篇教育教学过程中构成的案例。全校教师的案例反思发送至校ftp资源共享,我们组成员对感兴趣的案例交流讨论,以提升自我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让“周教研日——学期末校本教研总结大会”成为一种保障
(1)教研日活动
每周一的下午是学校规定的教研备课时光。这个时光以内或者以外,我们组的教师会针对阅读书籍或课堂教学或课题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交流。①介绍一周内所读书籍资料。②发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这样的教研,促进了我们的业务学习、备课上课等常规等工作。
(2)期末学校组织校本教研总结交流会
主要资料有:①教研组成果展示汇报。②展示研究课例。针对这些资料,我们组用心搜集有形资料,及时整理有构成果,以期给大家交流总结学期校本教研工作并听取同仁的推荐。
一学期的工作很快就过去了,透过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我们组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而且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做为校本教研的参与者,我们组更是从中获益匪浅。展望明天,我们必须会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篇2: 校本教研总结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已经20多年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于是,想当然的,凭着老经验认真上着每一堂课,仔细地批改着每份学生作业。慢慢地发现,数学书里有许多新资料,凭着老经验没法上好了,即使是用以前的“老经验”完成教学,学生也越来越排斥……当书教的越来越疲惫时,当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时,当信息时代日新月异时,我们这批老教师就迫切需要集思广益,专家的引领,同仁的帮忙,以助我们突破瓶颈,转换观念。这些都需要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以学习改变自我,以学习提升自我,以学习来充实自我。于是,我也用心的加入到校本学制主题式”教研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全校教师踊跃参加,用心主动为教研活动献策献力。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虽感觉很忙,对于潜力有限的我来说,有时甚至是手忙脚乱,但是经过之后仔细回味,感觉到的是甜,一种成长的美感,一种力量的转化,一种充实的喜悦。能够说是“我参与,我充实。”
每堂教科学研讨课,我用心参与:或认真听,仔细记;或认真选材,共同准备;或深入浅出,找不足,说反思。每一份材料,细心研磨,认真准备,在教学中多次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两个学期校本学习的时光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光没白花,我受益匪浅。在此次中心组研讨学习中,每一个年级组的中心发言人讲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讲座老师博学深思精神的同时,我更关注讲座的资料。对我来说,讲座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
一、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取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主角,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教师。
二、加强学习
孩子喜欢、家长信任的老师,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并时刻持续那一桶水是活水,是流动的水。在校本学习中,我能多方面学习,取长补短,武装自我。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我,以学习来充实自我。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我知识的浅薄。如,尹文老师的教研课在开课前的说课时的新鲜的备课理念,凡荣老师课堂上的大师风范,课后反思中的自我剖析时的高度,薛兴峰老师的沉着冷静,陈伟艳老师的扎实……在这些年轻小专家们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什么教科研,什么新的备课理念,我都觉得很新鲜,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于是,我尽量让自我静下心来读书,在学校?我们订的教育教育杂志里,我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学习到了很多同仁们的教学经验,慢慢的,我学着把自我学到的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点的实践着,我就像是一个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了绿洲,那份惊喜无语言表。
三、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我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本学期,在教学中位数时,我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总觉得语犹未尽,课堂上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课后,我有反复专研教材,又和年级组老师们讨论,还上网多次查找资料,学习专家们的心得体会,观看名师们上课实录……慢慢的也发现,自我在教学时的那些不足,以及怎样改正,于是,又在同年级的其他班试上了一次,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用心参与的“多言堂”。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资料,透过教师的“引”和“导”潜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很好。我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必须而且务必要时时学会总结反思,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
我的教学水平。
总之,透过校本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期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潜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老教师也要用上全新教学方法!
篇3:校本教研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本学期从第一周开始,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我们组织开展了“一周一活动”的校本教研活动。在每次活动中,全校四十名老师都按组、按段认真参与了听课、评课,并都做到了有听、有评、有记录。现对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日常化。我们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合同管理教师的培养相结合,学期初就订好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并要求参与培训的老师做好记录并写好培训学习心得。
2、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分析”光盘的学习、教学案例的观看、网上自学等。
3、培训形式多样化。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具体有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在培训效果上体现了“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2025年校本教研总结(通用1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ajie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