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风险治理 ——评 价方法说明
一、选定的方法
序号
适用范围
选用评价方法


1
2
人员作业活动
有危急源、人员暴露的危急环境〔火灾、爆炸、中毒〕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作 业 条 件 危 险 性 分 析 法
〔LEC〕
检修理作业
工序、岗位〔如电石裂开:乙炔;液氯包装:氯气〕人员
3
广泛的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表法〔SCL〕
危急有害因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指标、工艺参数
偏差、安全设施完好、现场治理、定期检验检测等
二、方法介绍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假设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掌握措施。
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洁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楚。
④有别于把握每一步骤的危急状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标准的危害,而且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2、作业条件危急性分析法〔LEC〕
〔1〕定义:作业条件危急性评价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衡量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急的环境中作业的危急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以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风险的大小,并将所得作业条件危急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急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急程度。
作业条件危急性评价法(LEC 法)是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比照为根底,将作业条件的危急性作因变量(D),事故或危急大事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急环境的频率(E)及危急严峻程度(C)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依据实际阅历,给出了 3 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状况的分数值,实行对所评价的对象依据状况进展“打分”的方法,然后依据公式计算出其危急性分数值,再在按阅历将危急性分数值划分的危急程度等级表查出其危急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2〕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洁易行,操作性强,危急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
③有利于把握企业内部危急点的危急状况,有利于促进改措施的实施。
④缺点:由于它主要是依据阅历来确定 3 个因素的分数值及划定危急程度等级,因此具有肯定的局限性,只能作为作业的局部评价,不能普遍适用。
3、安全检查表方法〔SCL〕
定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利用检查条款依据相关的标准标准等对的危急类别、设计缺陷和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治理相关的潜在危急性和有害性进展判别检查。
特点:安全检查表是进展安全检查、觉察潜在隐患的一种有用而简洁可行的定性分析法。
①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阅历的人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导致危急的关键因素;
②可以依据规定的标准、标准和法规,检查遵守的状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③表的应用方式可以问答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以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重检查改进的状况;
④简明易懂简洁操作。三、评价过程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及风险等级判定
工作危害分析〔JHA〕
工作危害分析流程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假设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掌握措施。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掌握措施。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看的根底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争论争论,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学问进展分析。
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消灭的结果及严峻性也应识别。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展风险评估,假设这些掌握措施缺乏以掌握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掌握措施。
假设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对承受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掌握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掌握。
频繁进展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阅历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工程,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担忧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工程,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工程按系统的组成挨次编制成表,以便进展检查和评审。
检查工程列出之后,还应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标准、标
准或本企业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列出标准之后,还应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风险等级判定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 判定准则:
表 1
序号
5


4
3
2
1
在现场没有实行防范、监测、保护、掌握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觉察〔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
况下常常发生此类事故或大事。
危害的发生不简洁被觉察,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掌握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掌握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状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依据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简洁被觉察〔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大事,或在特别状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大事。
危害一旦发生能准时觉察,并定期进展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掌握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间或发生危急事故或大事。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掌握、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行
能发生事故或大事。
危害后果严峻性S 判定准则
表 2
S 值
人 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 车
其 它
5
造成人员死亡
> 50
公司停车
重大环境污染
4
造成人员重伤
>25
局部关键装置停车
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
3
造成轻伤
> 10
降低生产负荷
造成环境污染
2
造成人员稍微伤
<10
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
造成稍微环境污染
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无停车
无污染、无影响

风险等级 R 判定准则及掌握措施
表 3
风险等级
风险〔R= L×S〕
掌握措施
巨大风险
20~25
在实行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连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展评估
重大风险
15~16
实行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掌握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中等风险
9~12
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可承受风险
4~8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
可无视风险
<4
无需承受掌握措施,保存记录
作业条件危急性分析〔LEC〕及作业风险等级判定
作业条件危急性分析〔LEC〕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急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急性的主要因素有3 个:
发生事故或危急大事的可能性L;
暴露于这种危急环境的状况E;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用公式表示危急性, 则为:D = L×E×C
作业条件危急性分析风险等级判定
发生事故或危急大事的可能性L 判定准则:
事故或危急大事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确定不行能发生的概率为0,必定发生的大事,概率为 1。考虑一个系统的危急性,确定不行能发生事故是不精准的,即概率为0 状况不精准。所以,以不行能发生的状况作为“打分”参考点,定其分数值为 。人为地将极少可能发生的状况规定为 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 10。
表 4
L 值10
6
3
1
事故或危急状况发生可能性
完全会被预料到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常常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L


事故或危急状况发生可能性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行能极不行能
实际上不行能
暴露于危急环境的频率E 判定准则: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急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损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规定连续消灭在潜在危急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 10,一年仅消灭几次格外稀有的暴露频率分值为 1。以 10 和 1 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依据在潜在危急作业条件中暴露状况进展划分,
表 5
E 值10
6
3
消灭于危急环境的状况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急环境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E 值2
1

消灭于危急环境的状况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消灭在潜在危急环境
格外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C 判定准则:
造成事故或危急事故的人身损害或物质损失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规定需要抢救的稍微损害的可能结果, 分值规定为 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很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 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1~100 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
C 值 可能结果
100 大灾难,很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格外严峻,一人死亡
危急性D 判定准则及掌握措施
表 6
C 值 可能结果
7 严峻,严峻损害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抢救
风险等级

风险〔D = L×E×C〕
7
可能结果
确定了上述 3 个具有潜在危急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按公式进展计算,即可得危急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急性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展评定:
巨大风险
>320
极其危急,不能连续作业
重大风险
>160~320
高度危急,需要马上整改
中等风险
70~160
显著危急,需要整改
可承受风险
20~70
可能危急,需要留意
可无视风险
<20
稍有危急,或许可以承受
四、工作表设计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夜紫儿
  • 文件大小266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