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径大小(1~100nm)。

Fe(OH)3 胶体、Al(OH)3 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
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
色,停止加热,得 Fe(OH)3 胶体。
:渗析法
胶体的提纯:渗析 (用半透膜 );胶体与浊液的分离:过
滤(滤纸)

效应。

胶体的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
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
②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明矾、Fe2(SO4)3 溶液净水
④FeCl3 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 .
⑥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⑦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⑧纳米技术与胶体

一、煤和石油
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
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
素。
2、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
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
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4、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
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
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2 和 SO3)、 : .
氮的氧化物(NO 和 NO2)、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 ;
调整能源结构 ;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 ;加强大气质量监
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2)水污染
水污染物:重金属(Ba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
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控制、减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
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
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
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
“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
原子利用率为 100%。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 SO2 和 NO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 NO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 : .
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
氮、磷等营养元素。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
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1、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Mn2++Cl2↑+2H2O,这里 MnO2 是氧化剂,Cl2
是氧化产物。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一定含有 HCl 和水蒸气,必须先
通过饱和食盐水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就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
氯气。
3、铁和 Cl2 反应方程式为 2Fe+3Cl22FeCl3,H2 点燃后
放入 Cl2 中,现象是: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这是工业制盐酸的主反应。
4、Cl2 溶于水发生反应为 Cl2+H2O=HCl+HClO,氯水呈
黄绿色是因为含 Cl2,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是因为含有次氯酸,
久置的氯水会变成稀盐酸。
5、氯水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氯气
通入 NaOH 溶液中可制漂白液,有效成分为 NaClO,通入 Ca
(OH)2 中可生成漂粉精。
6、检验溶液中的 Cl—,需用到的试剂是,AgNO3 溶液
和稀 HNO3。
Warning : .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易燃易爆试剂应单独保存,防置在远离电源和火源
的地方。
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
棉浸 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
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
水清洗,最后涂上 3%—5%的 NaHCO3 溶液。碱沾皮肤,用大
量水清洗,涂上 5%的硼酸溶液。
3、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4、防暴沸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
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
6、粗盐含杂质主要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 等,
需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钡碳先,碱随便,接过滤,后盐酸”
的方法。
7、溶液中 SO42—检验法是先加盐酸酸化,后加 BaCl2
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 SO42—。
8、Cl—检验法是用 AgNO3 溶液和稀 HNO3 溶液,如有白
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 Cl—;酸化的目的是防止碳酸银等沉
淀的生成。
9、蒸馏是分离液液互溶物的方法,常见主要仪器是蒸
馏烧瓶和冷凝器。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
近,冷凝水流方向要注意逆流。
10、萃取是用某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 : .
同,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的过程。
一般萃取后都要分液,需用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后者操作时
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常见的有机萃取剂是 CCl4 和苯,和水混合后分层,
分别在下层和上层。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
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CB 误差分析法
①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
②偏大偏小看公式:CB=mB/V
4、稀释或浓缩定律
C 浓 BV 浓体=C 稀 BV 稀体
5、CB、ω、S 之间换算式:
CB=(1000ρω)/M;ω=S/(100+S)
6、CB 配制一般操作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
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
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
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
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
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同)




: .
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