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气旋与反气旋教案.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地理大气运动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地理大气运动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运动-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旋与反气施。
2:使学生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天气状况。
3:学会判断气旋与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教学重点:
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天气状况。
教学难点:
气旋与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教学方法:
启发式的谈话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 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如何确定风向?
2:在下图中画出A点的风向及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1 : .


(二)讲授新课:
三 气旋与反气旋
1 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
(1)气旋





中心气压低 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北半球反时针旋涡称为气旋
(2)反气旋


2 : .




中心气压高 气流从中心向四辐散









受地转偏向力形成北半球的顺时针反旋涡,称为反气旋
2列表比较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 旋 │ 反 气 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压状况 低气压 │ 高气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流垂直方向│ 气流中心的空气上升 │ 气流中心的空气下沉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流水平方向│ 按逆时针流动并向中心辐合 按顺时针流动并向四周辐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风 向│ 东部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气状况 │ 云量增多.阴雨天气 │ 天气睛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 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通过画图比较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不同:(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相反)








(三)巩固新课:
1: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气象观测得到风向信息图读图回答:
(1)该地地面气流运动形式是____,因为________。
4 : .
(2)E地的天气特点为:____
原因:_____________。
(3)假如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气流运动形式是:_____,
原因是:_______

偏东风
偏北风 E
偏南风
偏西风
5 : .
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全球性大气有规律的运动--大气环流的形成及分布,随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2:使学生了解大气运动在能量和物质输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大气环
流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大气环流的模式
教学难点:
大气环流的形式
教学方法:
启发式的谈话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 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A B D

6 : .

甲 乙 丙 丁
读上图回答:
(1)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图;(2)、容易成云致雨的是

(3)在A、B、C、D四地中,吹偏北风的是 图。
(二)讲授新课: 极地
三、大气环流
1、假设地球不自转、地面是均一
(1)、赤道与极地受热不均在
赤道膨胀上升。
(2)、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下沉
2、自转模式----有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1)、赤道地区--向北流的大气是由于赤道地区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是低压,

空是高压
(2)、北纬30地区--赤道向北流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南风逐 渐右偏,
偏转成西风,由于赤道上 空的空气源源不断流来,又不能北进,在北纬30上空
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3)、北纬60地区。
A 副热带高压带流出
气流一部分 向北流,
7 : .
这支气流向右偏转成西
南风,又叫盛行西风。
极地高气压带
90
B 极地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
60
副极地低气压带
偏转成东风,又叫极地东风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盛行西风在与极地东风这
两到冷暖不同气流在相遇,
赤道
0 赤道低气压带
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

副热带高气压带
而重东气流之上。 30
(4)、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六个风带(由学生完成)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TONGMU
  • 文件大小567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