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历史试题.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024年12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土的社会地位提高, 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 合史实的是()
,主张“节葬”、“节用”
“仁”与“礼”,“仁政”是其思想的核心
,主张和平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由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确切结论是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一《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一《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一柳宗元《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一李贽《藏书》


.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某同学绘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政权更替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周代雅乐《大舞》,舞分六场,歌分六章,主要记颂武王灭殷、平复南国等史事,由编钟、编磬演 奏,伴随着舞蹈,出现在政治、宗教仪式中,这反映出周代雅乐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圣”和“诗仙”
《齐民要术》对农业工具的记载最为丰富
《千金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 征是()



.促使宋词、话本和元杂剧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O


11. 10-13世纪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政权,
、契丹国(辽)、夏、金
(辽)、北宋、夏、金


按其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辽)、夏、北宋、金
、北宋、金、契丹国(辽)
,金政权4次下令“禁女直(真)人不得改用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
金朝后期则儿乎所有的女真姓氏都有相应的汉姓。这说明金代()




,立即遣使进藏清查户口,设立大小驿站共35处,此后还多次赈济贫困站户。此 举旨在()


,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速说明 ()


,北洋军阀之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这体现的时代特点是()




:“来信已阅悉,女教习已聘妥。翟女士年 薪二百五十元,望大家设法筹款,不日就起程。川资二十元,由我捐出。知会会上诸公,赶快
为女教习备一小院,以便教习偕他的丈夫同来,此事最方便。初办女学,难得如此。如何? ”。该家书 体现了李大钊()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 会,日入前七刻击锌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 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一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中国的手工业蓬勃发展可见一斑。四川、云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可以 大量出口国外。陶瓷业也很发达,全国有二十多个著名窑址。中国的东南沿海多优良港湾。其周围有造船 工场,能够造出载重量大、适合远航的海船。这些优势远大于陆上贸易。而陆上贸易由于安史之乱后出现 很大风险,于是海上贸易更加繁荣起来。
一摘编自林家劲《唐代广州与南海的交通》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唐朝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的首篇《公黜陟》中,提出了一套由下推举官吏的办法。“责成京官,自中 书以上皆岁举六部九卿一人,翰詹科道一人。外省知府以上一人,吏部交各堂官,有请升缺,用其举多者, 若用举少者,则必言其故,候钦定。外官则令在籍在京在外各绅及诸生各乡正副董耆老,多举同知以下巡 检以上一人,上之郡,郡核其得举最多者上之大吏,大吏博采舆论折中之,许删不许增,造册奏闻,有缺 以次保升。”
冯桂芬另在《复乡职议》一文中,主张恢复古代的乡亭制度,并且主张扩大士绅的政治权力,提倡普选 的地方政府以统治地方C自县以下地方职司,全由选举产生C “县留一丞或簿为副,驻城各图满百家公 举一副董,满千家公举一正董”,并提出具体的公举办法,”里中人各以片格书姓名保举一人,交公所 汇核,择其得举最多者用之”。也就是说,得推举票最高的候选人当选之。正、副董的任期一任三年。 乡董的义务包括处理民间争讼,协助官方缉捕罪嫌,劝导百姓纳税缴粮。正副董以上有一巡检“满五千 家设一巡检”,由诸生、各多正副董和耆老间接选举产生。
吕实强认为冯桂芬由下推举官吏办法,“于往古史例,决无前例可循”冯桂芬能循复古而维新,“不 仅能灵敏地觉察到所面临的变局,更能够客观而虚心地从中西比较之中,全盘地考虑到中国政治的改 良,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案”。“能真正融会中国重视民意传统,而谋求以近似西方民主制度作为 改革本国政治之言论者,冯氏实为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人”。
-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八卷
请回答:
(I)据材料概括冯桂芬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0分)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思想主张的影响。(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变化(节选)
时期
饮食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
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 大夫之下“不以鼎食”。
秦汉时期
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卜、简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餐桌, 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
隋唐时期
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鱼尾 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酒店和胡姬。
两宋时期
“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于江 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忽必烈力主的“测羊肉”火锅风行全国,“乳扇”也由蒙古大军 带到大理;朱棣迁都后,实现了 “南京板鸭”与“北京烤鸭”的混搭。美洲马 铃薯、玉米成为底层”则将中 华饮食文化推向新高度。
-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
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
为官,成为定制。-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 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表 3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 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 处。(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分)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历史答案
1-5CADDB6-10AADBB11-16CABAAC
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节葬”、“节用”,故不选A。
“仁政”是孟子的主张,故不选B。
,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故C正确。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不选D。
故选C。
.【答案】A本题考查《史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 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不可能记载东汉初年的刘秀建汉。所以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刘秀建汉,故A符合题意。
BCD综上分析,其余三项的时间均在《史记》记述的时间范围之内,故排除CD
故选Ao
.【答案】D本题考查对秦的统一和秦制的评价,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解答】 “明法度”、“海内为一”、“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等信息可知,这些著作都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郡 县制度、皇帝制度、法律制度,故D正确。《史记•李斯列传》涉及秦朝制定法律,没有完整反映表 格信息,故A
错误。,故B错误。 郡县制的影响,故C错误。故选D。
.【答案】D本题考查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 创建并发展了以后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不是“倾覆”,故排除A。
。汉代确立了以后深刻影响中国的儒 学的正统地位,但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而且儒学也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体现的精神文明 的特征是经世与玄思并存,而不是鼎盛于革新,故排除B。
、战乱频繁、少数民族入住中原,使得封建文化受到重创,故不是“再建” 或“再造”封建文化,故排除C。
、科技进步很大、衣食住行、社会礼俗、民间娱乐也出现 了融合,故体现了物质文明的特征是恢宏与古朴,综合解答可知体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文明、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是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故D正确。
.【答案】B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这一 时期割据政权林立且更迭频繁,西晋后更是形成了南北方对峙的大割据形势,故B正确。
,故ACD错误。故选B。
.【答案】A
.【答案】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A根据所学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尤其擅长楷、草、行,世称“书圣”… 故A正确。
“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故不选Bo
C.《齐民要术》主要记载了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而不是农业工具,故不选C。
《神农本草经》,故不选D。故选A。
.【答案】D本题考查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解答】D. 960~1368年,中国先后经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以及元朝大一统三个历 史阶段。因此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由分裂走向统一。故D正确。
,排除Ao
.本项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B。
,排除C。
故选D。
.【答案】B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实。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271 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大一统使元朝时民族融合得到大发展。西汉时期经济重心还 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南宋以 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所以,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 族关系的发展,故
B正确。
,故A错误。
,故C错误。
,故排除D。
故选Bo
.【答案】B【解析】略
.【答案】C本题考查古代中基础史实。
【解答】;北宋建立的时间是960年;西夏建立于1038年;金建立于1115年, 故C正确。
,故排除ABD。
12A【分析】本题考查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材料中金人前后政策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得知金朝前期严禁人民汉化,到后期则出现了 “几乎所有的女真姓氏都有 相应的汉姓”的现象,这反映了民族融合趋势明显。故选A。其余三项均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BCDo
故选:Ao【点评】本题通过考查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检测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难 度适中,用排除法可解题。
13B【分析】木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元朝时期的驿站制度。
【解答】通过材料“立即遣使进藏清查户口,设立大小驿站共35处,此后还多次赈济贫困站户”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忽必烈即汗位后在西藏地区设立驿站,赈济贫困家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 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与控制,故B正确;设立驿站并不能改善交通状况,排除A; 东西方国际商路是指丝绸之路,没有经过西藏地区,排除C;
D是客观作用而不是主观目的,排除D。
故选:Bo【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14A【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职权和与中央的关系。【解答】依据题干 材料“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 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故A项正确。B项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行省制下地方官员没有独立性,受中央控制,故C项错误。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故D项错误。故选:Ao

【详解】材料“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体现的是民国时期政局混乱,社会动荡,A项正确;甲午中日
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此时清政府早已被推翻,排除C项;材料与民主革命无关, 排除D项。故选A项。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2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川资二十元,由我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年手书真迹留 下了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切。透过这封手书,能看到李大钊对教育的重视。改建新式学堂, 而且男女兼收,开创当地男女合校的先河。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李大钊的奉献精神,女教师的来往路费 由他负担,这是李大钊赤子之心的真实写照,所以该家书体现了李大钊发展教育以振兴中华的情怀,C项正 确;材料的核心主旨是发展教育以振兴中华,而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李大钊的教 育思想,这与推动共产党组织的建立无关,排除B项;因“为女性谋求自由平等”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发 展教育以振兴中华的情怀”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
17、【分析】12分
(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和其成因。第一小问主要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 和总结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主要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开放等角度回答问题。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主要从经济的发展、航运的发达等角度回答。
【解答】 ⑴ 第一小问根据“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得出坊市分离;根据“政府 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铳三百下散”得出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 根据“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得出 国际大都会;根据“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得出文化多元。第二小 问主要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开放等角度回答问题。
(2)本题主要从经济的发展、航运的发达等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特点:坊市分离;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国际大都会;文化多元。成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 包容开放;丝路畅通。8分
(2)原因:手工业发达;东南沿海多优良港湾;海船载重量大,适合远航;陆上贸易风险增加。4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商业的发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8. (1)思想主张:①由下推举官吏;②恢复古代的乡亭制度;③扩大士绅的政治权力;
④地方政府实行普选。(答出其中8点即可)6分
社会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②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缺陷,引发先进中国人 的反思;③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2)影响:①促进了西 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②直接影响了之后改革变法论者的自治主张。
4分
【详解】(1)据材料“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的首篇《公黜陟》中,提出了一套由下推举官吏的办法" 可推断出由下推举官吏,据材料“冯桂芬另在《复乡职议》一文中,主张恢复古代的乡亭制度,并且主张 扩大土绅的政治权力,提倡普选的地方政府以统治地方”,可推断出恢复古代的乡亭制度,扩大土绅的政 治权力,地方政府实行普选。据所学知识可知,冯桂芬生活在洋务运动期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 的民族矛盾,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实践,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西方民主思想必然随之而 来,而洋务运动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辅以西方的科学技术,这一指导思想必然引起中国先进知识 分子的反思。
(2)根据所学知识冯桂芬的思想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他的思想主张通过他的著作得以传播,自然促进 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时19世纪70、80、90年代的维新思想者的改良思想,都受到冯桂芬思 想的影响。
19【答案】12分
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阐述:先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注重社会等级观念。折射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政治特征。秦汉时期,伴随 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外来食物和烹饪技术丰富中华饮食文化,隋唐实行科举制,饮食文化反映社会阶层 的流动,并体现交流频繁的时代特色。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传统饮食结构 的变化。元明清时期,中华饮食文化吸收了蒙满民族气息并打上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的时代烙印。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凝聚了时代气息,体现了开放性和包容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20【答案】14分
(1)西汉,察举制。1分
魏晋:九品中正制。1分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4分
(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追求公平公正,具有 一定的进步性;提升了从政土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 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6分
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土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 会的进步。2分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72186****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