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复杂电磁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复杂电磁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简单电磁环境对战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信息化战斗条件下,由于交战双方投入了大量的信息扮装备,从而形成电磁辐射源多样、干扰与反干扰共存的简单电磁环境。电磁侦察、电磁干扰、电磁攻击手段多样,类型繁多,面对如此简单的战场电磁环境如何增加部队的作战、生存力量,对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斗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一、简单电磁环境对信息化战斗的影响
1、频谱规划与治理
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斗中,战场状况瞬息万变,各部队的指挥所、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电磁辐射体的位置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电磁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在某一时刻相互兼容的环境,在另一时刻可能就不再兼容。因此,战场电磁频谱治理对状况的变化必需快速反响,快速分析。快速制定的频率安排方案,尤其对于重点方向、重点作战部队要优先保障频率使用。对于战场上消灭的未曾预料到的简单情 况,不能拘泥于战前制定的方案,要敏捷机动地加以处置。海湾战斗一开头,美军电磁兼容分析中心即向美军中心司令部供给了多国部队用于频率指配的数据库、海湾地区电磁环境资料和分析资料,并特地从国防部电磁兼容中心抽调专家到沙特,组成多国部队的频谱治理机构,实施准时有效的频谱治理和无线电管制,为多国部队制定作战打算、实施指挥掌握和协同作战供给了牢靠的保证,使无线电设备和武
器系统的作用在简单的电磁环境中得以有效的发挥,给伊拉克军队以重创。
2、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是体系战斗力集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武器系统和作战体系,可以说都是电子化武装起来的,从通信、指挥和掌握、导航、雷达预警和跟踪、武器系统掌握和数据处理等,除了系统内的兼容问题外,在肯定的空间行动时都会有体系的电磁兼容问题。假设不能很好地解决各体系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就有可能使各个作战体系之间相互影响而抵消战斗力,甚至造成作战失利。解决联合作战中的电磁兼容问题,既需要各军兵种的共同努力,从电磁兼容技术与战术上找到有效方法,也需要加强电磁兼容专业力气建设,为解决联合作战条件下电磁兼容所面临的问题供给技术支撑。
3、电磁对抗
谁把握了制电磁权。便把握了战斗的主动权和成功的钥匙。美军空中武力在过去十余年的区域冲突中能发挥重大作用,取得战区制电磁权压倒性优势是关键性因素之一。在美军的各种电子战飞机里,被称为“徘徊者”(Prowler)的EA 一 6B 无疑是最著名的一种,这种越南战斗末期问世的“老兵”,历经不断改进,目前可说是老而弥坚,堪称是美军电子战机里的杰作。对于电子干扰机的需求是各国航空部队殊途同归的趋向。美国海军在 2025 年已开放EA 一 18G 电子战机的系统设计和进展,它是F/A 一 18E/F“超级大黄蜂”打击战斗机的最衍生型“咆哮者”,将取代已接近使用寿限的 EA 一 6B“徘
徊者”。目前,美国海军估量至 2025 年需要 90 架EA 一 18G,将来每艘美军航母上将各有一个由 5 架EA 一 18G 所组成的电子战机中队。
4、电磁武器
国际上研制电磁武器始于 20 世纪 70 年月,至 20 世纪 90 年月进入有用化阶段。美国和前苏联在争论和进展电磁脉冲武器时。都+分重视武器装备电磁环境效应和防护加固技术的争论。1985 年,美国在制定“战略防范建议”打算时,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其空间武器的主攻工程,重点争论其杀伤机理。1987 年,美衡技术建议”打算,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其五大关键技术之一。1991 年海湾战斗期间,美军在E 一 8“联合星”飞机携带和使用电磁脉冲武器。1 993 年。美国进展了代号为“竖琴”的电磁脉冲武器试验, 天线群向电离层放射电磁脉冲。阻断通信和摧毁来袭。1996 年, 美国一国家试验室研制出手提箱大小的高能电磁脉冲武器,以及可装备在巡航上的电磁脉冲武器,其有效作战半径达 10 千米。1998 年,俄罗斯制造了重 8 千克的小型强电流电子,爆炸时发出 X 射线、高功率微波,可破坏电子设备。1999 年 3 月,美国在对南联盟的轰炸中,使用了尚在试验中的微波武器,造成南联盟局部地区通信设施瘫痪 3 个多小时。伊拉克战斗中,美军于 2025 年 3 月 26 日, 用电磁脉冲弹空袭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造成其转播信号中断。电磁打击瞄准了将来信息化战斗的软肋,科索沃战斗、伊拉克战斗中利用电磁脉冲武器上演的一幕幕“电磁珍宝港大事”给世人敲响了警钟,电
磁脉冲武器已成为 21 世纪的大规模电子破坏性武器;西方某些专家甚至将其称为“21 世纪的原子弹”。
二、应对简单电磁环境的措施
1、实行有效电磁防护措施,切实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一切作战行动的最终目标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大功率、高密度的电磁环境下,实行有效措施保障作战人员的安全,是夺取战斗成功的打算性因素。营房及野外宿营装备,作为战时人员重要的活动和安置场所,在防止电磁干扰、电子侦察以及微波武器打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绝大局部具备肯定电磁防护力量的营房,几乎均承受金属材料作为围护构造,其虽然具备较为抱负的屏蔽效能,但昂贵的造价也使得其普及性差、适用范围小。此外,金属外表的强反射性也大大降低了自身的“隐身”性能。因此,必需承受材料、工艺、技术,增加作战人员活动和安置场所的电磁屏蔽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战场上“藏得严,防得住”的需要。
2、提高设备电磁兼容性能,增加战场适应力量。要提高武器装备、通信系统、自动化指挥系统在简单电磁环境中的适应力量、生存力量和作战效能,就必需从提高其自身电磁兼容性能和抗干扰力量入手,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严格电磁安全防护标准、搞好电磁设备的功能融合,提升战场适应力量。要在加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通信平台电磁兼容及防电磁辐射等根底技术争论的根底上,修订和制定各平台体系的综合电磁安全防护标准和规定;同时,从系统工程的高度动身,构建功能一体化、平台多样化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
通过多种装备间的功能综合,削减设备数量,降低高技术装备的简单程度,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场适应力量。其次,改善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提升防自扰力量。信息化战斗条件下,参战部队电子装备种类繁多、数量浩大,假设电磁兼容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势必相互影响和相互干扰,使自己陷于“电磁陷阱”之中。因此,必需实行有效措施, 着力增加各类电子装备的电磁兼容功能,努力提高防自扰力量。再次, 增加设备的电磁防护性能,提升抗干扰力量。对于电子装备,在硬件上,应要求电子元器件性能良好、线路布局合理、承受防护加固设计、屏蔽措施有效;在软件上,应要求电磁设备具备肯定的电磁环境识别和自动保护功能,以提高电子装备的抗干扰力量。
3、加强战场电磁资源管控,营造有利电磁环境。战场电磁资源掌握作为掌控空间电磁火力的主要手段,对于实时调整电磁波在空 域、频域、时域和能域中的分布,努力营造和维持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场电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需适应简单电磁环境战场需要,充分发挥电磁频谱治理中心的全面治理和整体谋划作用,建立健全大单位战电磁频谱治理机构。必需完善治理法规,制定有用、可行的治理政策,明确治理职责和权限,标准战场业务工作程序,建立健全能够适应简单电磁环境的频谱治理机制。在战时,各单位相应机构必需向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战场电磁资源管控部门确认上 报的需求,并与其他作战集团进展协调,以便电磁资源管控部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作战集团的资源使用需求。同时,各级作战部队必需连续不断地与作战集团电磁资源管控机构进展协调,以便随时分析
和处理潜在的电磁资源使用冲突,尽可能准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运用高反侦察技术,提高战场电磁伪装水平。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使战场电子侦察力量大大提高,而且也促进了战场电磁伪装技术的飞跃进展。美军作战实室进展的上千次攻击试验说明:同样的攻击下,未进展伪装的目标幸存率为 9%~ 38%,而行过伪装的目标幸存率则升至 42%~90%。因此,在信息化战斗中,必需利用各种伪装器材对重要军事设施、电子设备等进展综合伪装,以降低其电磁辐射强度。此外,可使用反雷达隐形材料和具有对激光、红外、可见光隐身性能的型涂料,对武器装备进展变形伪装,还可借助自然条件进展伪装,利用不利于敌侦察的雨、雾等不良天候调整部署或组织部队实施地面、海上、空中机动,以降低敌电子侦察效果。
复杂电磁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