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规范.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规范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 7
钢带增加聚乙烯螺旋波浪管
热收缩带联接方案
钢带增加聚乙烯螺旋波浪管的接口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承受热收缩带连接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该连接方式操作敏捷、劳动强度低,沟上沟下都可以施工,且不需要用电,并且有牢靠的质量保证。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及接口连接质量,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状况,在GB50268
-202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的规定范围内制定本安装指导方案。
热收缩管〔带〕连接方法和要求:
1、热收缩管连接一般用于管径小于 1200mm 的钢带增加聚乙烯螺旋波浪管
〔大于 1200mm 以上的目前只能用纤维增加聚乙烯热收缩带沿接口緾两层外层加卡箍〕。连接时必需依据热收缩管〔带〕的工艺要求进展操作,首先应把连接部位的管材外壁打磨干净、对管材外表进展处理,在将热收缩管〔带〕套于需连接的两管端,然后进展加热使热收缩管〔带〕的内壁与管材外壁粘合,待冷却后形成恒定的包紧力到达管材连接要求。
2、承受热收缩连接时,应将待连接收端对齐,尽可能不留间隙。对热收缩套加热时,应留意火焰温度,可以从热收缩套中部往两边渐渐加热,也可以从一端向另一端渐渐加热,要把热收缩管与管才间的气体全不排解,使其与管材全部贴合,同时应使热熔胶从热收缩端口溢出。
3、两根管子对口时,要把两根管下取几个支点垫平、对正。
4、被接的管口两端用抹布、水擦洗干净,确保管口连接局部枯燥、无污物方可进展下道工序。
5、管口两端管材找平对直,缝口间隙一般要求 0—6mm,管口错位偏差一般不得大于 2mm。
热收缩管〔带〕连接施工步骤:
热收缩管〔带〕的施工环境温度一般由于-20~60℃,假设环境温度低于0℃,应对实行保温措施;连接时必需依据热收缩管带的工艺要求进展操作其操作步骤〔从一端向另一端渐渐加热〕如下:
、检查两待连接收的对接端面是否平坦,要求两端面合拢后的局部间隙小于 3mm,如达不到要求需要进展现场修正,直到到达要求为止。
、架空两代接收端部,使其离地面或沟壁有肯定距离〔以加热工具在圆周方向操作便利为宜〕。
、将热收缩管穿套在两待连接收的一端上,拉到距连接面大于500mm 的位置〔此时热收缩管内壁的防护纸层不能被破坏,必需完整才能防止污物、灰尘和水等侵入热收缩管内壁〕。
、打磨将两待接收距对接端面 120mm 长的圆柱外表层打磨粗糙、波峰和波谷槽都要用钢丝刷磨粗糙,最少要打磨三个半波节长,钢丝刷的外形应与波浪管外形全都〔每一个规格配一种钢丝刷〕。
、用清洁的纱布,将打磨后的管端局部擦干净。
、将两对接收端面对齐并固定,不能有错位。
、用与被连接收相熔的 PE 焊条,用小喷嘴的小束红色火焰或小热风束加热接缝处和焊条,在圆周上均匀焊接四处以上〔焊缝长一些为好〕,以将两管连接处固定。
、用红色火焰预热两管端〔距对接端面三个波距〕的圆周面,使外表温度到达 40℃--50℃〔预热温度应比热熔胶的软化点温度低 15℃以上〕,可使用外表温度计进展监控。
1
、在连接处缠绕并同时烘烤加强纤维热收缩带,要求至少绕过圆周一周以上并搭接结实。
、预热待接收两端到打磨线以内,使外表温度到达 40℃--50℃。
1 / 7
、留神移动热缩管到一端打磨面内,移动的位置大约是:从开头加热处距对接端面的距离大约为热缩管的 1/3 左右〔依据什算加实际阅历最终定各规格的长度〕,并去掉热缩管内防护纸层〔留意不要将纸屑等污物粘在已预热的波浪管面和热缩管内壁上〕。用防护材料做的契形隔支撑热缩套的另一 端,使热缩套和波浪管同心,以保证热缩管与波浪管之间周向间隙均匀,利于提高热缩管的收缩均匀性和外表平坦性。
、烘烤:首先应用红色火焰〔或用专用环形烘烤器〕从一端开头, 沿热缩管圆周方向均匀移动〔严禁火焰沿长轴方向移动或在一处停留〕,待一端的一周收缩好后,再渐渐延长加热〔留意同样要一周一周地均匀加热,而不能沿轴线直线移动加热,否则会造成外表起皱或开裂〕。在烘烤过程中,还应准时用光滑的滚筒〔与波谷外形尺寸相合的筒或棒〕或戴防热手套对已收缩部位轻轻加压,使其紧贴波形并去除剩余空气〔留意不要烤伤波浪管〕当加热收缩距端面 5 ㎝处时,可将火焰转向加热收缩管内壁的热熔胶,然后再转向外壁。待热收缩管完成后,再用微火全面均匀加热〔使热熔胶充分熔化〕至端部有热熔胶溢出。
强调:把握好火焰加热温度既不能过高把 PE 管外壁烧损,热缩管的端部开裂,又不能温度太低会造成热熔胶未充分熔化不能粘牢、到达不到剥离强度的要求。
沟槽
1、沟槽槽底净宽度,可按各地区的具体状况并依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
当管径不大于 450 ㎜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 300 ㎜;当管径大于 450
㎜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 500 ㎜。
沟槽形式应依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状况、施工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打算。
2、开挖沟槽应严格掌握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上 ~ 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 10~15 ㎜自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小于 40 ㎜的碎石,并整平
1 / 7
夯实,其密度应到达根底层密实度要求,严禁用杂土回填。槽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需去除,用砂石回填处理。
3、槽底不得受水浸泡,假设承受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
管道根底
1、管道应承受土弧根底。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 100 ㎜的中粗砂根底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承受铺垫厚度不小于 200 ㎜的砂砾根底层,也可分为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 5~32
㎜的碎石,厚度 100~150 ㎜,上层中粗砂,厚度不小于 50 ㎜。根底密度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缘由,地基原状土被扰动影响地基承载力量时,必需先对地基进展加固处理, 在到达规定的地基承载力量后,在铺设中粗砂根底层。
2、在管道设计土弧根底支撑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需承受中粗砂或砂砾土回填密实。在回填范围不得小于支撑角 2a 加 30°,回填密实度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3、管道根底中在承载式接口、套筒连接等部位的凹槽,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可依据管道接头尺寸确定。在接头完成后, 应马上用中粗砂回填。
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铺设前对地基进展加固处理。
4、聚乙烯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宜承受砂桩、块石灌注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不得承受打入桩、混凝土垫块、混凝土条等刚性地基处理措施。
管道安装
1、管道下管前,必需按产品标准逐节进展外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者, 严禁铺设。
2
1 / 7
2、应依据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状况,确定用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下管时应承受牢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剧烈碰 撞。吊装时应用二个支撑吊点,严禁穿心吊。
3、管道铺设后,因意外造成的管壁局部损坏,当局部损坏的孔径不大于60
㎜或环向、纵向裂缝不超过管周长的 1/12 时,可用焊枪进展修补。当局部损坏超过以上范围时,应切除破损管段,实行换管或砌筑检查井、连接井等措施。
4、雨季施工应实行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覆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展管中心和管底高层的复测和外观检测,如觉察位移、漂移、拔口等现象,应准时返工处理。
管道修补
管道铺设后,受意外因素发生局部损坏,当损坏部位的长度或宽度不超过管周长的 1/12 时,可实行修补措施。对于 PE 管道的损坏可承受 PE 焊枪和热缩带进展修补。
管道与检查井连接
管道与混凝土或砖砌检查井连接时,宜承受刚性连接。
当管道已铺设到位,在砌筑砖砌检查井井壁时,宜承受现浇混凝土包封插入井壁的管端。
混凝土包封的厚度不宜小于 100 ㎜,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当管道未铺设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在井壁上按管道轴线标高和管径预留洞口。预留洞口内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加 100 ㎜。连接时用水泥砂浆填实插入管端与洞口之间缝隙。水泥砂浆的配比不得低于 1:2,且砂浆内宜掺入微膨胀
剂。砖砌井壁上的预留洞口应沿圆周砌筑砖拱圈。
对现浇混凝土包封连接,宜承受自膨胀橡胶密封圈,可在浇筑混凝土前, 将橡胶圈套在插入井壁管端的中间部位。
在检查井井壁与插入管端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填实泥砂浆时管端圆截面不得消灭扭曲变形。当管径较大时,施工时可在管端内部设置临时支撑。当
1 / 7
承受承插口管时,在下游出口端不宜将承口局部插入与井壁连接。如无双插口管,可将承口切除。承受专用管件与检查井连接时,专用管件应由管件生产厂家配套供给。
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完毕后,必需在管端连接部位的内外井壁做防水层,并符合检查井整体抗渗漏的要求。
当管道铺设在软土地基或不均匀地层上时,检查井与管道连接可承受过渡段。过渡段由不少于 2 节短管柔性连接而成,每节短管长 600~800 ㎜。过渡段总长度依据地质条件确定,可取样 1500~2025 ㎜。柔性接头可承受承接式、套筒式〔平口管〕等橡胶密封圈接头。过渡段与检查井宜承受刚性连接。〔注: 过渡段也适用于管道与建筑物出水管道的连接。〕8 检查井与上下游管道连接段的管底超挖〔挖空〕局部,在管道连接完成后必需马上用砂石回填,并按设计土弧根底支撑角规程的规定回填密实。
回填
一般规程
管道铺设后应马上进展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位可露 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 米;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准时回填其他部位。
沟槽回填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展,并确保管道和构筑物不产生位移。
必要时应实行临时限位措施,防止上浮。管底根底部位开头到管顶以上
范围内,必需用人共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管顶 以上部位的回填,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回填前排出沟槽积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机质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块及其他杂硬带有棱角的大块物体。
1 / 7
回填时应分层对称进展,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 ,以确保管道与检查井不产生位移。
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3
从管底到管顶以上 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可用碎石屑、粒径小于 40 ㎜的砂砾、中粗黄砂、粉煤或开挖出来的易于夯实的良质土。设计管基支撑角 2a 范围内必需中粗砂填实密实。
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建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时,沟槽回填应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精砂或石屑分层回填至管顶以上 ,再往上可回填良质土。
4
1 / 7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夜紫儿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5-02-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