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分子化学实验总结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分子化学实验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
分子化学
实 验 报 告
一、 试验目的:
1、 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生疏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2、 把握减压蒸馏的原理及操作过程。二、 试验原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展自由基聚合反响。自由基加聚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 本体聚合由于反响组成少,只是单体或单体加引发剂,所以产物较纯,但散热
难掌握;溶液聚合过程易掌握,散热较快,不过产物中含溶剂〔有些污染环境〕,后处理比较困难;悬浮聚合以水作溶剂,水无污染,散热好,易除去,但要求
单体不溶于水,故在应用上受限制;乳液聚合反响机理不同,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聚合度,散热好,易操作。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 BPO 引发下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属连锁反响,一般有三个基元反响: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有时还会消灭链转移〕反响。
链引发: R·+M→RM·
链增长: RM·+M→RMM·+M→RMMM· +M→…→﹋M· 链终止: ﹋M·+﹋M·→‘死’聚合物
本试验承受本体聚合,当反响到肯定程度时粘度增大,大分子链自由基活度降低,阻碍了链自由基的相互结合,使链终止的速率减慢,而小分子单体却照旧可以自由与链结合,链增长速率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自动加速效应, 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又连续加剧反响,如此循环,而粘度又屏蔽热量,使局部温度过高,严峻影响聚合物的性质,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图 1、为聚合反响的变化规律,图中曲线说明:聚合反响开头前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率为零,体系无粘度变化。在转化率超过 20%以后,聚合速率显著增加,消灭自动加速效应。而转化率到达 80%以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终几乎停顿聚合,需要上升温度才能使聚合反响完全。为避开消灭自动加速效应,可通过冷却降温与掌握粘度的方法,在预聚时控 制粘度,并掌握温度在 80~90℃时〔引发剂的半衰期适当〕 ,以适应在较低温度下聚合。
厚
〔mm〕
度 1‐
2‐3
4‐6
8‐12
14‐25
30‐45
聚合配方中引发剂的含量应视制备的模具厚度而定,一般状况如下:
偶氮二异
丁 腈
〔%〕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试管 具塞锥形瓶 恒温水浴锅
过氧化苯甲酰〔BPO〕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四、 试验流程图:
五试验步骤
步骤
1、 预聚 净并枯燥玻璃仪器,同时加热水浴锅 到 80~90 ℃ 。 称 引发剂 BPO 放入带磨口的小烧瓶中, 再参加 15ml 单体 MMA。轻轻摇动烧瓶使 BPO 充分溶解于单体 MMA 在水浴锅中加热锥形瓶,盖上塞子〔 不要老是 摇动〕 ,当瓶内的预聚物粘度与甘油〔或颖蜂蜜〕粘度相近时,马上停顿加热, 冷却至 室温。
现象
BPO 在单体 MMA 中经摇动后缓慢溶解。
加热过程中刚开头是粘度增加不明显,约 20min 后粘度快速增大
分析
BPO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可溶于非极性溶剂MMA 当中。
当反响到肯定程度时粘度增大,大分子链自由基活度降低,阻碍了链自由基的相互结合,使链终止的速率减慢,而小分子单体却照旧可以自由与链结合,链增长速率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自动加速效应。
2、 灌模 取一枯燥干净的塑料试管〔三组分
灌模后有少量反响液固 烧瓶内壁及瓶口在停顿化粘附在烧瓶内壁和瓶 加热后温度快速降低,
别参加少量叶片、稍多的花瓣、三根雄蕊〕 , 为避开有气泡产生,将预聚物缓慢、呈细流线状倒入试管中,留意切勿完全灌满,应 预留肯定空间以防胀裂。
3 、 聚合 将试管封口,放在 40~50℃的烘箱中聚合 24 小时,直至硬化。最终在 100℃状况下处理 至 1 小时,使反响趋于完全。
4、 脱模 加热、敲打塑料试管,取出聚合物有机玻璃。
口, 且固化后 为弹性 小分子单体活性降低, 体。 链增长减慢,链终止速率加快,聚合物分子量
较低,为弹性体。
六、 试验结论及分析:
1、 预聚时要留意粘度变化,当粘度与甘油粘度相近时,马上停顿加热、冷却,假设不掌握好,粘度连续上升,会导致自动加速效应, 甚至爆聚,致使局部过热。 80~90℃是为了使引发剂的半衰期最有效地用于反响时间
2、 水浴加热时,由于引发剂质量的不同,反响到粘稠状的时间长短有差异。有些 BPO 很纯,那么温度可以在 85℃左右,而且很快, 而有些同学提纯的引发剂不是很纯就会时间很长都还没变稠,那么 这是可以适当升温,比方 89℃左右。另外,在加热时,不要老是摇动锥形瓶,这样简洁把氧气溶入溶液中而氧化引发剂使之失效。
3、 灌模时也有技巧,试管略微倾斜,将冷却的高聚物呈细线形稳
定、缓慢流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削减氧气的进入氧化引发剂, 由于反响中引发剂始终是格外重要的。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而高温时却可以加速聚合反响,使发生暴聚,产生很多气泡同时,由于反响生成固体时体积会增大,所以灌模不能灌满。
4、 为什么预聚后要在 40~50℃温度下聚合,而不是 80~90℃?我认
为是:低温、长时间反响最有利于聚合物的形成。低温聚合速 度降低,可以大大降低发生爆聚的几率温度过高会使聚合度下降. 由于本体聚合最大的麻烦就是散热,温度高了产物质量就有影 响。
七、 结果:
1、绿色小叶片
2、红色花瓣
3、黄色雄蕊
项
有
机
玻
璃
试
样
目
结果
无色透亮坚硬固
体, 叶片四周有少量气泡。外壁
平滑
略带红色不透亮
橡胶状固体, 性状较软, 外壁多
孔隙
无色透亮坚硬固
体, 外壁有少量孔隙
分析 三类样品中关键的不同点是参加的装饰物 含水量不同,由
一号样品可以看出,叶片含较多的水分,直接导致其四周产生气泡,而二号样品中花瓣含大量水分,甚至使产物成
为橡胶状固体。
八、 争论:影响聚合反响的主要因素
一、 温度 温度是引发单体使单体活化,引起聚合反响的主要条件, 又是促进聚合,打算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由于温度对链增长与链
终止的速度有亲热的关系。高温下,链终止的速度超过链增长的速度,高温又能引起链增长的解聚作用,使生成短链的时机增多,因此对产品质量还有直接的影响。温度过高,还会引起爆聚,造成事故,产生废品;温度掌握不均匀,易形成局部过热,产品会消灭气泡等缺陷。温度掌握不当,有时即使不消灭明显的缺陷,但由于产品相对分子量的差异,仍旧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有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不能盲目的承受强制降温,局部过冷造成的收缩不均匀就导致应力集中,产品外表可能消灭裂纹。
二、 时间 时间仅对聚合反响进展的程度产生影响。 甲基丙烯酸甲
酯在 50℃加热, 当聚合物含量至 45%时反响速度大为减慢这是由于随着聚合物的生成,反响体系粘度渐渐增大,阻碍了单体分子的 力, 防碍增长链与单体分子接触反响,在此温度下,即使时间延迟很长
也无济于事,假设要加速反响使游离单体连续聚合,只有上升温度。所以在低温聚合后,升温至 100℃保持 1~3 小时,使聚合反响进展的更完善。
三、 压力 假设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在 3000 大气压下保持加压聚合, 聚合速率可比常压下增加 3~6 倍,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增加 2 倍。
〔缘由:①加压后使单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增加活性链与游离分子的撞击时机,加快了反响的速率;②加压使单体的沸点上升,削减因单体汽化而形成的爆聚。〕
四、 引发剂 聚合物分子量随引发剂的浓度上升而下降, 这是由于在肯定量的单体中,引发剂越多,生成的活性点也越多,形成的活性链就越多,则安排到每个链上的单体数目就相应地削减。
五、 氧 氧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有双重影响;随温度的变化, 它既可起引发剂的作用,又可起阻滞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氧能与 游离基或游离基团直接结合生成稳定的基团,使后者失去活性。 所以,低温下氧是阻聚剂,在低温聚合后期,当其它局部都已聚合固 化时,与氧直接接触的那局部单体及其四周,还呈粘滞态或弹性态, 就是由于这个缘由引起的。 在高温下,已经与氧结合的单体过氧化物会分解而生成的活化中心,反响速率骤增,并大量放热,造成 爆聚。
九、 思考题:
什么是自由基的聚合反响?请以甲基丙烯酸的聚合为例,写出相应的反响机理?
答:自由基聚合反响是连锁反响的一种,主要由三个基元反响组成,即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可分别用以下式表示:
假设烯类聚合则
自由基的聚合反响分那几种?
答:分为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和配位聚合。 3.本体聚合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本试验中如何抑制这种缺点的? 解决方法〔分步聚合,预聚、加热聚合〕
答:优点是只有单体和引发剂反响,纯度较高;缺点是反响是
放热反响,且反响速度较快难于散热,会导致温度过高而消灭爆聚, 使聚合反响失败。为了抑制这种缺点试验实行在预聚完毕时用冷水 降温以快速散热的方法来防止爆聚。
高分子化学实验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