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小班教案[通用6篇]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小班教案[通用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小班教案[通用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理解并朗诵儿歌内容。
2、丰富词汇:蹦蹦跳、飘。
3、激励幼儿主动参加嬉戏,体验儿歌琅琅上口的特色。
活动打算:
图片若干,骰子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_出示圆形片片:这是一个奇妙的圆,它会变魔法,我们来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出示太阳、小鼓、皮球、气球的图片。)
这些都是圆变出来的,它们都是圆的,我们一起说:太阳圆圆(小鼓圆圆、皮球圆圆、气球圆圆)。
2、学习儿歌。
(1)以问答式学习儿歌,同时丰富词汇:蹦蹦跳、飘。
什么圆圆放光线?(太阳圆圆放光线)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咚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飘飘)
(2)嬉戏“掷骰子”。
老师投掷骰子,幼儿看最上面的一面,用儿歌中的'语言说出来。
(3)为儿歌取名。
师:我们说的都是什么形态的东西?那这首儿歌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呢?
(4)朗诵儿歌。
3、扩散阅历。
师:除了儿歌里说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幼儿讲解并描述)我们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圆的东西,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自由选择色调用印章印画,体验印画的乐趣。
2、感受大大小小圆圈的泡泡,能用多种颜色的颜料印画。
3、引导幼儿能用协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实力。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匀称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打算:
瓶盖若干,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尝试自由选择色调用印章印画,体验印画的乐趣。
感受大大小小圆圈的泡泡,能用多种颜色的颜料印画。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老师边吹泡泡边引导幼儿视察泡泡的形态、颜色。
幼儿探讨。
老师总结:泡泡啊,圆滚滚,一个个,一串串,有大的,有小的,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真美丽。
2、示范讲解。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印章的用法:任选一个瓶盖,用手指捏着,随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把他放在纸上按一下,一个有颜色的泡泡就出现了。
3、幼儿练习。
、多种颜色的颜料印满整张画面。
4、讲评。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哪个小挚友吹的泡泡多,颜色又美丽。
个案视察:
在活动的一起先,我通过吹泡泡引起孩子们的爱好?后来用瓶盖印泡泡孩子更起劲了,并让孩子们想想假如要换颜色的时候该怎么办?在孩子们的作画过程中我留意到有许多孩子都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来进行的,“蘸一蘸,印一下;蘸一蘸,印一下……”然后换一个瓶盖接着画。可是徐昊熠小挚友却是用一个瓶盖一会蘸这种颜色一会蘸那种颜色,平常徐昊熠小挚友比较内向很少和小挚友老师进行沟通,而且显得特殊的胆小,假如我当时就制止他的活动或者说神色略微严厉一些可能他就会停止活动了,于是我就轻轻的走到他的身边,拿了一个瓶盖也和他一起画起来了,看到我的参加他就立即停下了他自己的活动,就看着我,我给他画了几个颜色比较美丽的泡泡后就好象自言自语的说:“恩,真美丽。”活动结束小挚友都在相互观赏着自己的作品,徐昊熠就在那看着自己的画笑个不停,还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
活动反思:
我依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通过好玩的印章印画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建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印章印画正符合了趣味性的特点,活动着力发掘孩子乐于创新的精神,让孩子在简洁的学画中,熬炼手指小肌肉、发展创建性。幼儿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小班美术活动嬉戏化的特点。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小班教案 篇3
1、学会儿歌《小树叶飘呀飘》,并能很据儿歌进行仿编。
2、体验树叶飘落带来的乐趣及儿歌的诗意。
落叶。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拍拍头、拍拍肩)
一、引出儿歌。
师: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秋风吹过来,树叶就一片片、一片片地落下来,就像蝴蝶一样飘呀飘,飞呀飞,飞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树叶都飞到了哪里去呢?那我们今日呀,就来学一首好听的儿歌,就叫做《小树叶飘呀飘》,看看我们淘气的小树叶都飞到了哪里。
二、老师一边朗诵儿歌,一边做动作。幼儿初步感受诗歌。
师:好了,儿歌念完了。那你们知道小树叶都飞到哪里去了吗?知道的小挚友请举手告知我。
依据幼儿回答,完整念出儿歌句子。再总结听到的次序。(要是幼儿回答不完整,再次朗诵,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
三、教幼儿学念儿歌。
1、带领幼儿完整念儿歌。加动作。
2、幼儿念“小树叶飘呀飘”,老师念后面半句儿歌。(动作)
师:下面呀,我和你们玩个嬉戏。你们的小手现在就是小树叶,我说飘到哪里,。而且呀,你们要告知我小树叶起先飘落了,所以呀,你们还要说‘小树叶飘呀飘’。
3、幼儿集体念儿歌。
4、分组念儿歌,男生、女生各一组。
5、再次集体念儿歌。
四、依据儿歌进行仿编。
师:我们的树叶宝宝呀,可淘气了。他飘去了什么地方呀?恩,他飘到了头上、肩膀上、膝盖上。那你们想想,他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呀?
师:那我们就用儿歌里面的话说说看,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XX上。
请幼儿尝试仿编完整的一句儿歌。
五、结束。
师:淘气的树叶宝宝飘到了那么多的地方,看起来啊,他真爱和我们玩嬉戏呢。你们玩得开不快乐呀?今日他也很快乐呢,不过呀,他现在累了,所以要回去休息了。
附儿歌:小树叶飘呀飘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头顶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肩膀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膝盖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地上睡大觉。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幼儿年龄小,留意力不集中,但比较喜爱参加区域活动,能遵守相应的区域规则,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觉,自我完善的活动。皮亚杰的理论告知我们,年幼儿童身心、心理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来相识四周事物的。在开展“小兔乖乖”的主题中,我们以演绎角表演的形式开展这个主题,幼儿的学习欲望更剧烈,同时区域活动的开展能给幼儿供应多种平行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便把主题活动的内容及本阶段相应的学习活动融合在区域活动中,(相识小动物及相对应的词语;学习做客与请客的礼仪;仿照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设计小动物的食物、请柬、动物头饰)等, 角色嬉戏中幼儿以扮演角色为主,体现对家庭的相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反应家庭生活。通过角色表演幼儿的表达实力,交往实力都能有效提高。老师可通过视察更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一、表演嬉戏:
《小白兔与大灰狼》《小羊和狼》《小熊请客》《三只小猪》
活动目的:
1能运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情大胆进行表演。
2情愿选择自己宠爱的角色进行表演,与同伴友好地合作嬉戏。
3把握嬉戏规则,能在活动后能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 介绍嬉戏材料,激发表演爱好。
1、材料介绍:
(1)废旧纸箱拆开做成房子的两面墙, 一面墙用用过的红包袋装饰出一根大红罗卜并剪开当成房子的门, 另一面墙中间上半部则剪开一个口当窗口。
(2)用两幅背景图布置出客厅和厨房的一些设施,例如:书橱、沙发、冰箱、电视机等。
(3)用较小的'废旧纸箱做成餐桌、桌面操作台和床,可乐罐做成四张椅子。
(4)红布包碎布用针线缝成小胡萝卜, 胡萝卜头上缝绿色的小碎布成叶子。
(5)厨房煤气炉、餐具、食物利用娃娃家的现成用具供幼儿在嬉戏中运用,另外,还设有废料做成的米桶内装由白色泡沫塑料做成的米。
(6)房子四周布置成草地,用绿色的布当成草地。
(7)两个槽的塑料盘布置泳池和乒乓球游乐场,再加设一辆中型玩具车。
(8)动物头饰有兔子、熊、老鼠、大灰狼、羊和猪等。
(9)纸卡做成的手套、兔子尾巴和报纸染成的大灰狼尾巴及一些相关的手偶。
2、材料运用:
(1)用小白兔头饰、大灰狼头饰、兔妈妈尾巴及大灰狼尾巴进行角色扮演。
(2)最终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等三只小白兔用门把“大灰狼”的尾巴夹断,大灰狼逃命。
二、幼儿嬉戏,老师重点指导:
、动作、表情进行表演。
。
、兔妈妈及大灰狼。
,老师激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解并描述。
三、活动重点:安排嬉戏角色并投入嬉戏
四、活动难点:驾驭每种嬉戏角色的基本特点
五、结束
1. 共享沟通:今日你和谁一起玩?你们表演了故事嬉戏?你扮演了哪些角色?你玩得快乐吗?你是怎么表演的?
,你们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一起共享。
小班教案 篇5
1、目测5以内的物体数量,巩固相识5以内的数。(重点)
2、会讲解并描述画面内容,能依据画面进行简洁的分类计数。(难点)
课件,操作材料、雪花片若干。
引导法、图示法、操作法。
一、出示水果图片,引起幼儿爱好。
1、引导幼儿视察。
提问:小挚友们看看都有哪些水果?(西瓜、苹果、莉、香蕉、草莓……),每样有多少?
2、幼儿依次说出图中的水果数量。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草莓有5个的?
学习按数量归类,老师:草莓有几个?请幼儿从操作框中拿出与草莓数量一样多的雪花片。
二、通过《池塘里的`故事》学习简洁的分类计数。
1、老师出示《池塘里的故事》图,幼儿视察。
2、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图片内容: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几只?
3、激励幼儿大胆讲解并描述。
4、学习看数字说出与之相对应的池塘中青蛙、小鱼及荷叶、荷花的数量。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请幼儿看看图中小鱼和青蛙各有几只,并把与之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用线连到括号里。
2、看数字,选择相应数量的雪花片放在数字宝宝后面。
四、老师讲评幼儿作品并小结,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开心地参与活动。
2、幼儿学习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
3、幼儿会背诵儿歌。
4、激发了幼儿对公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
5、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对颜色的相识。
2、 幼儿背诵儿歌。
活动打算
1、“儿歌”:《公鸡》(幼儿用书)。
2、配套CD《公鸡》。
3、 电视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入。
二、 观赏幼儿用书中的画面,提问帮助幼儿理解。
1、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 这只公鸡长的怎么样?
3、 现在是什么时候?
4、 公鸡的'嘴里有什么?它为什么要吃个牡丹花?
5、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三、学念儿歌。
1、请幼儿倾听儿歌。(老师完整地念一遍)
2、 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首儿歌怎么样?
3、 老师教幼儿念儿歌。(用动作协助念)
4、 幼儿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四、表演儿歌。
老师边念儿歌边和幼儿一起做动作。
五、跟着CD一起巩固儿歌。
老师和幼儿跟着CD学公鸡一起动一动。
附儿歌。
红公鸡,
绿尾巴,
一天到晚不回家,
晚上回到家,
还要吃个牡丹花。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能感受儿歌的韵律,诵读儿歌。能相识一些颜色:红色、黄色、白色、绿色、、、、、、个别幼儿还需反复诵读儿歌,相识颜色。
小百科:
公鸡,家禽,品种许多,翅膀短,不能高飞;啼能报晓。
2025年小班教案[通用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