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DB1301 T459-2023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规程.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DB1301 T459-2023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DB1301 T459-2023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CCS B 05
1301
石家庄市 地方标准
DB1301/T 459—2023
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2023-03-31 发布 2023-04-30 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
DB1301/T 459—2023
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程序,规定了设施要求、种薯收获与处理、贮窖准备、入窖堆
码、贮藏管理、病虫害防控、出窖等环节的操作要求,描述了过程记录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甘薯脱毒种薯窖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537 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程序流程图
甘薯脱毒种薯窖藏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 .
DB1301/T 459—2023
图 1 甘薯脱毒种薯窖藏程序流程图
5 贮窖准备
检查及清理
入窖前3 d左右,检查贮藏窖整体的安全性、牢固性、密封性、保温性、通风情况、照明等设备设
施的运行情况。清理窖内杂物、垃圾。
消毒
入贮前7 d左右,采用硫磺熏蒸,用量3 g/m3~5 g/m3,密闭48 h后通风;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400倍液均匀喷洒。
6 种薯收获
霜降前,日平均气温10 ℃以上适时收获,种薯收获符合NY/T 3537的规定。
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收刨,田间晾晒2 h~3 h,收获时减少损伤,去除病伤薯块,运输时做到轻装,
轻运,轻卸。
2 : .
DB1301/T 459—2023
7 种薯处理
将装好的种薯按包装单位,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中浸泡 1 min~2 min,捞出,控七八
成干入窖。或入窖后将装好的种薯分品种摆放,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在顶部喷洒,直至底部
流出药液。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8 入窖堆码
贮量
贮藏总量为窖容量的2/3,贮藏高度不超过贮藏窖高度的2/3。
堆码
采用周转箱或网袋分装排放。薯袋或薯箱堆放高度不超过6层,中间留50cm~70 cm通道。
9 贮藏管理
前期
入窖30 d内,以通风散热为主,窖内温度保持在10 ℃~14 ℃。
中期
入窖30 d~120 d,窖内温度控制在10 ℃~15 ℃,湿度控制在85%~90%;窖顶出现水滴时,及时
在甘薯堆上方盖一层草帘或者苫布,淋湿后及时更换。
后期
入窖120 d至出窖,窖内温度控制在12 ℃~15 ℃。隔10 d~15 d检查一次,发现染病或腐烂薯块
及时处理。
10 病虫害防控
软腐病
窖内湿度控制在75%~80%,发现病薯,及时处置。
黑斑病
发现黑斑病薯块后,窖内温度降至10 ℃~12 ℃。
果蝇
发生果蝇,用专用烟雾剂熏杀。
11 出窖
选择晴朗、无风、气温高于9 ℃时出窖。
3 : .
DB1301/T459 —2023
12追溯记录
采用过程记录的方法,记录内容项目详见表1。
表1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环节记录表
程序环节 日期 记录内容 记录人 备注
贮窖准备
种薯收获
种薯处理
入窖堆码
贮藏管理
病虫害防控
出窖
4 : .
2023

DB1301/T 459
石家庄市地方标准
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DB1301/T 459—2023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编辑、校对
石家庄市工农路 368 号
(0311-67501107)
网站:
2023年4月第一版

DB1301 T459-2023甘薯脱毒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