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基本信息
案例名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材分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两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文都与恐龙有关,但是说明的对象 又有所不同,《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 普论文;《被压扁的沙子》作者是想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以此再一次证 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二 学情分析
本文介绍恐龙很有条理,学生对本文的说明对象也很有兴趣,这对学习本文是极好的一 个条件,老师可以利用这点,想办法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文中又有许多让学生懂不 明白的东西,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地让学生把兴趣化为主动思考的动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感知课文内容,对文章语言进行了分析,从而了解说明文的表现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课讲解主要采用结构梳理法进行。通过让学生把文章的结构理清,之后再让学生进行 两文的比较,从面文章的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大陆 漂移图示,然后介绍“大陆 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 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 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 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 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 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 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 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 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 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 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 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 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 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 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 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 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 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 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 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 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 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 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 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 界科学的著名学说一一大陆 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后” 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 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下 这一问题。
观看图片
用故事吸引学生 的注意,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
一、展示图片, 导入新课
二、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结构
.感知课文内容: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
地”由何而知?
) “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
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
断?
.分析段落层次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一“一个科 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 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 段):阐述说明内容一一由恐龙 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 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 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 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 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 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 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 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 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 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 “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 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 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 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 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 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 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理清文章层次大
后、O
三、明确说明了
1
方法及顺序
2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1 .归纳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列举“在地球的其 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 石” ”,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 界各地。
2)作比较:“一立方英寸被 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 的沙子要重得多”运用比较的 方法,写出了斯石英和普通沙 子的区别,让读者更清楚地了 解斯英石。
3)打比方:“位于南极中心部 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 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 位。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 话。
明白说明文中正 确使用说明方法 和说明顺序的作 用。
4)列数字
5)作诠释
:逻辑顺序
四、揣摩说明文
的语言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学生找出文中语言表现力到 位,使用准确的句子。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 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中的“肯定” 一词,又如“这 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 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 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 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 准确。
了解说明文语
言的特点。
板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
被压扁的沙子 板块构造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否定火山说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学生对 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教学反思
本文是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因此,学习这两则短文,不 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也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学生对此应该是有兴 趣的,但要真正理解透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理解,否 则,就有可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把刚点燃的求知之灯熄灭了。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72186****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5-02-11